糖尿病可以吃海鮮嗎?
2024/12/09共3個回答
於* 醫師#1
對海鮮不過敏,且不存在肝、腎功能障礙及痛風症的糖尿病病人是可以適量吃海鮮的。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飲食治療是其最基本的治療方法。糖尿病病人應合理的控制飲食,在平衡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攝入的同時,應儘可能保證充足的維他命和礦物質攝入。
蛋白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對於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組織修復、更新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由於多數糖尿病病人都存在蛋白質代謝失調的問題,故其蛋白質的攝入量應比正常人高,以避免因蛋白質攝入不足而導致病人出現乏力、抵抗力下降、生長發育受阻等負氮平衡的狀況。
海鮮是一類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能夠有效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而且大部分海鮮的含糖量、脂肪及膽固醇含量都比較低,糖尿病病人適量的食用海鮮不僅能夠補充蛋白質,而且還能避免攝入過多的糖類、脂肪和膽固醇。
高* 醫師#2
糖尿病的飲食一直都是個熱點問題,糖尿病人並不是不可以吃什麼東西,相反,還要保持食物多樣化,也就是食物種類要豐富,攝入的營養也要齊全。所以,海鮮當然也是可以吃的。
海鮮中不僅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還有其他微量營養素,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幫助。平時較常食用的海鮮就是魚蝦貝類,這些海鮮價格比較親民、數量較多,是日常菜系的首選。
那可以肆無忌憚的吃海鮮了嗎?當然不是,下面來說說哪些糖友要慎吃海鮮。
首先,身體只患糖尿病而其他疾病或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可以日常食用海鮮,控制血糖穩定的正常食用量即可。如果因糖尿病而引發了其他的併發症或者是身體還患有其他的需要調控飲食治療的疾病,建議少吃,再詢問醫生食物的控制量,並做好飲食登記表反饋給醫生,好讓醫生準確判斷病情和治療。
其次,有高血脂高血壓的病人,就要慎吃了。海鮮裡面不僅豐富的蛋白質,還有高膽固醇,是三高人群的禁忌,也不是不可以吃,少吃,而且魚皮,蝦頭,蟹膏等這些富含油脂的地方不要吃。還有,對蛋白質過敏的人群,不管有沒有糖尿病,都儘量少吃海鮮。吃海鮮時還要注意,儘量吃新鮮海鮮,而且要清淡為主。像什麼爆炒,燒烤,椒鹽做法等等就要少吃,而且最好要吃熟食。腸胃不適的人少吃或不吃,海鮮屬於寒涼食品,吃多了容易腹瀉,對腸胃更容易造成損傷。
尹* 醫師#3
實際上,有糖尿病的人沒有什麼不能吃的,只是看你會吃不會吃,因為糖尿病飲食控制要控制的是吃進去的食物最終能為機體提供多少熱量,而不是控制吃什麼或不吃什麼,所以海鮮當然能吃。
首先來了解一下為人體提供熱量的三大營養素,分別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指主食,人體60-65%的熱量由主食來提供,也是血糖的主要來源,是糖尿病飲食控制的重點,要求不能過量,一般人每天有4-6兩即可。碳水化合物每1克可以產生4.1千卡的熱量。
脂肪主要是指動物性食物中的肥肉以及植物油,每克脂肪可以產生9.3千卡的熱量,產熱量比較大,因此每天的飲食中要嚴格限制攝入量,建議是每天不超過25克。
蛋白質則主要富含在動物瘦肉、牛奶、雞蛋、豆製品中,它的產熱量與碳水化合物相當也是每克產熱4.1千卡,但比碳水化合物更耐消化,因此對增強飽腹感有很大的幫助。更為關鍵的是,人體在對脂肪的利用過程中,只有脂肪與蛋白結合形成脂蛋白後才具有游離性,才能隨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供組織細胞所利用,所以每天的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量必須有足夠的保證,通常要求有半斤牛奶、一顆雞蛋以及二兩瘦肉或豆製品才能滿足需要。
而海鮮的主要成分是優質蛋白,相比於豬牛羊含有少量飽和脂肪酸來說,其含有的脂肪酸是有利於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不飽和脂肪酸,因此更適合人體補充優質蛋白,是動物性食物中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所以有糖尿病的人吃點海鮮是有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