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甲狀腺亢進治療方案有放射碘治療、手術治療和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對於藥物治療而言,常用藥物是 Propylthiouracil 和 Thiamazole ,可能會引起粒細胞減少,出現皮膚搔癢、皮疹,甚至出現中毒性肝病、肝功能異常以及血管炎。
如果甲狀腺亢進病人藥物治療後出現輕度皮膚搔癢,則建議病人無需停用藥物,可以在原有藥物的基礎上添加抗過敏藥物,同時密切觀察。若病人皮膚搔癢緩解,可以繼續藥物治療。若病人皮疹和搔癢均無緩解,甚至加重,可能考慮換用另外其他藥物,甚至停用藥物。在停藥以後對於甲狀腺亢進疾病而言,可進行放射性碘治療或者手術治療。
甲狀腺亢進本身很少導致皮膚癢,但是甲狀腺亢進在服用抗甲狀腺亢進藥物的時候容易導致皮膚癢。如果出現皮膚癢,一定要看看有沒有藥疹的出現。
如果皮膚癢伴有嚴重的藥疹,應當停用抗甲狀腺亢進藥物。甲狀腺亢進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常常選擇的藥物是 Thiamazole 和 Propylthiouracil ,這兩個藥物實際上都有一定的過敏率。
一旦發生藥物過敏,常常表現的就是皮膚癢,或者皮膚出現風團,或者是皮膚出現紅疹。所以甲狀腺亢進病人在服用抗甲狀腺亢進藥物的時候要觀察皮膚的情況,一旦出現皮膚癢或者出現皮膚的紅疹、腫塊,一定要去醫院就診,看是不是甲狀腺亢進藥物導致的過敏。
因為嚴重的甲狀腺亢進藥物導致的過敏可以引起剝脫性的皮膚炎,導致生命危險。所以,甲狀腺亢進病人出現皮膚癢一定要看是不是藥物性過敏。如果是藥物性過敏,應當停用抗甲狀腺亢進藥物,或者如果過敏不太嚴重,在服用抗甲狀腺亢進藥物的同時,服用抗過敏藥物。
看皮膚癢或者是皮膚的紅疹、腫塊能否緩解,如果不能緩解,就需要停用抗甲狀腺亢進藥物。必要的時候,對於甲狀腺亢進的治療可以採用碘-131治療或者是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