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測量血糖確實會出現這種情況,一點也不奇怪,主要原因有幾點:一、人體代謝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可能每次測量分毫不差;二、血糖測量方法是否準確,比如每次是不是按照同一標準進行測量,手上出汗或者擠壓針刺部位都會造成血糖變化;三、血糖儀本身有問題。這幾種情況都很常見。
大家要知道,我們平時用血糖儀測量的血糖屬於末梢血糖值,它所受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其準確度不如靜脈血,所以我們在臨床上確診糖尿病必須要根據靜脈血糖值而不是指尖血糖值。一個人測量指尖血糖的時候連續測量三次都有差別這屬於正常現象,重要的是差多少,如果僅僅在1mmol以內那麼誤差可以接受,大於這個值就要考慮是血糖儀的問題了。
實際上即便我們測量的是靜脈血,連續抽兩次血測出來的血糖也很可能不完全一樣。就像一條流動的小溪你連著舀出兩杯水,這兩杯水的清澈度和礦物質含量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一樣,因為它是一個動態流動的過程,但是一般而言,靜脈血糖所受到的影響更小一些。
在臨床上我也遇到過這個問題。有的時候病人第一次測指尖血糖的時候手上有汗或者用酒精消毒之後沒有再用干棉棒擦乾淨,導致血糖值相當於被稀釋了一下,那麼測出來的值就會偏低一些。第二次測的時候因為用棉棒按壓了一會手指已經乾燥了那麼值就稍微好一點,但是不會差太多。還有的病人用採血針逼迫手指後擠壓血壓太過用力也會對血糖值產生影響。
總而言之,指尖血糖在測量的時候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出現小範圍誤差屬於正常,多注意一下測量方法就可以了。另外,選血糖儀的時候還是建議儘量選擇一些大品牌,質量往往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