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的腦震盪病人傷後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經過對症處理,隨著時間的緩慢恢復,病人通常會在1-3個月之內恢復正常。
腦震盪是一種最輕的閉合性顱腦損傷,病人常在傷後出現短暫的昏迷史,昏迷時間一般在半個小時以內。同時病人頭顱CT和磁共振檢查顯示顱內沒有出血,顱骨沒有骨折等器質性的損害,經過治療,絕大部分病人會在1-3個月之內恢復正常。但是也有極少部分病人會出現反覆的頭痛、頭暈,尤其是在陰雨天、勞累、睡眠不足、休息不好、精神緊張時誘發,致使病人出現反覆的頭痛、頭暈,甚至會出現憂鬱症的發生,進而出現失眠、焦慮等症狀。
腦震盪症狀可能也會長期存在,也有少部分病人可能會長期存在頭痛、頭暈的症狀。病人首先要保持心情愉悅、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睡眠,可以通過止痛、止暈的藥物進行對症處理。
一般情況下,腦震盪病人經過靜養1-2週可以恢復,幾乎所有腦震盪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頭痛、頭暈、疲勞等臨床症狀,還可出現嘔吐。
腦震盪病人有明確的頭部外傷時,傷後即刻發生意識障礙,程度一般不嚴重,可表現為昏迷或一過性神志恍惚,持續時間不超過半小時。有的病人清醒後,對受傷發生時間和傷前情況不能記憶,出現近事遺忘。部分病人可出現精神狀態改變,如情緒不穩定、易激動、心跳快或憂鬱、淡漠等。神經系統查體無陽性表現,頭部CT也無陽性表現,治療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傷後應密切觀察,初期臥床休息,靜養1-2週,也可給予安神、鎮靜、止痛等治療。自覺症狀明顯者可再次就醫,複查頭部CT以除外顱內繼發情況。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情緒的穩定,因為很多腦震盪的病人,如果情緒持續高漲、比較激動,很容易誘發顱內再次出血的情況,是很危險的,所以要保持情緒的穩定並臥床休息,保持充分的睡眠時間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減少後期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