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瘤是發源於與前庭神經的腫瘤,是橋小腦腳區的常見腫瘤,主要表現為耳鳴及聽力下降。
聽神經瘤手術主要包括經迷路徑路,經乙狀竇後徑路,經中顱窩徑路等。根據病人的聽力情況,腫瘤大小等決定最優的手術徑路。無論採取何種手術方式,術中都要開放內聽道,對前庭神經,面神經及聽神經都有一定的損傷或騷擾,尤其是腫瘤的切除,需要很精細的操作。術中可以通過面神經監護對面神經有很好的保護作用,但對聽神經等則無明確的保護手術,腫瘤切除本身就是對神經的一種損傷。因此術後耳鳴多常見。在內聽到開放暴露之前,整個中耳的輪廓化,迷路的切除,乙狀竇的輪廓化,或中顱窩等的暴露,都有可能對內耳系統造成破壞,從而產生術後持久的耳鳴。因此聽神經瘤術中的各項操作都可能是造成耳鳴的原因。但聽神經瘤切除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治癒耳鳴,而是在保護面神經的基礎上,儘可能地切除腫瘤,保留聽力,避免腫瘤的增大壓迫顱內組織產生其他症狀。
對於聽神經瘤手術後仍然存在於耳鳴的問題,通常原因是比較複雜的。
聽神經瘤主要起源於前庭神經,在前庭神經的周圍還有耳蝸神經以及面神經,聽神經瘤病人在初期發病時會有聽力下降的表現。在理論方面來講,腫瘤在切除之後,耳鳴的症狀就會消失或減輕。但是在臨床方面,術前出現耳鳴的病人,術後耳鳴症狀仍然可能存在,甚至還會出現加重。
事實證明,聽神經瘤和耳鳴情況關係並不密切,不能排除是由其他因素而造成,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儘快的查明原因再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