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是心房顫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隨著年齡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逐漸增加。40歲以上者,一生中發生心房顫動的危險是四個人中會有一人發生心房顫動。
其次是高血壓,血壓越高,心房顫動的危險也就越高。高血壓時,心室內的壓力較高,心房內的壓力也會進一步升高,促進心房顫動的發生。
心臟有問題的人,比如瓣膜病、心肌梗塞、心肌症和心臟衰竭,發生心房顫動的危險也非常高。
甲狀腺功能亢進、肥胖、有夜間睡眠呼吸中止症者,也容易發生心房顫動。
過量飲酒,即使心臟沒有任何問題,也容易發生心房顫動。
有些人是家族性的心房顫動,也就是說基因突變,導致了容易發生心房顫動。
如果從人群的角度看,年齡升高和高血壓是常見的心房顫動原因。
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加速,危險因素流行,有心房顫動的人會越來越多。
我們在臨床上看到一個心房顫動病人,首先要檢查兩個重要方面,一個心臟的結構和功能怎樣,包括有沒有瓣膜病、心肌症、冠心病和心臟功能。
如果心臟結構和功能沒有太大的問題,就要看有無甲狀腺功能異常、不易控制的高血壓等問題。
如果發現有這些問題,首先需要進行針對性治療,
如果沒有這些問題,年輕人就考慮孤立性心房顫動。
長期慢性持續性的心房顫動,即使經過治療,心房顫動也不一定能夠恢復。
而初期發生的心房顫動,尤其是有原因的陣發性心房顫動,經過治療,或許能夠糾正。
現在對於嚴重症狀,藥物治療無效者,也可使用射頻消融治療。
如果年齡大、有高血壓、心臟衰竭、腦中風等危險因素者,需要抗凝,預防腦中風。
導致心房顫動的原因很多,常見的原因有風濕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累及二尖瓣導致左房結構異常,容易引發心房顫動;冠心病心絞痛的病人、陳舊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心房顫動發生率明顯上升,還有急性心肌梗塞也會引發心房顫動;高血壓性心臟病累及左心房後也有可能引發心房顫動;甲狀腺功能亢進初期,心肌有局灶性壞死和淋巴球浸潤,容易導致陣發性心房顫動;病態竇房結症候群的病人竇房結周圍變性以及竇性衝動的異常,可促使心房顫動的發生。各類型的心肌症常因伴有局灶性的心房變性或纖維化,產生心房擴大,容易導致心房顫動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