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長痤瘡一般在成年左右發生,痤瘡最早的時候容易從額頭開始,比如14-15歲先從額頭開始,逐漸發展到面頰部顴骨,後期可能到口周、頦部、頰緣或者頸部,部分人有這樣的規律。如果只是在頸部長,從規律上到成年之後,相對來說痤瘡容易長在這位置,要尋找有沒有明顯誘因,比如用護膚品防曬或者戴飾品摩擦刺激,如果有要去除掉誘因。
另外通過藥物進行治療,如果炎症比較輕,可以外用藥,比如阿達帕林凝膠或者過氧化苯甲醯凝膠。但是治痤瘡的藥物,需注意都有一定的刺激性,有一定角質剝脫作用,會有刺激性。如果炎症比較重,要加口服藥,比如鹽酸米諾環素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對於復發,作用不太夠,如果是總是反覆的復發,可以用異維A酸膠丸維持一段時間減少復發。也可以尋找中醫中藥對身體狀態調整,減少復發。生活習慣要進行調整,比如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少熬夜,保持好的情緒,減少復發和減輕復發的症狀。
脖子部位的痘痘通常是由於洗臉不徹底,導致局部毛囊皮脂腺部位污物阻塞所致。因此要經常用溫熱水、香皂洗臉,可以局部外塗過氧化苯甲醯凝膠或阿達帕林乳膏,去除痘痘。如果炎症明顯,可以口服米諾環素治療炎性痘痘。
痘痘是青年人發生的皮膚病,多發生在毛囊皮脂腺豐富的區域。年輕人體內雄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皮脂腺增生,分泌大量皮脂淤積在毛囊皮脂腺內形成脂栓,刺激毛囊上皮細胞角化過度,並與毛囊上皮角化過度的細胞碎片混合,擴張毛囊口形成黑頭粉刺。毛囊皮脂腺內寄生的痤瘡丙酸桿菌和卵圓形皮屑芽孢菌繁殖、感染,特別是痤瘡丙酸桿菌釋放的脂酶和蛋白分解酶,水解三酸甘油脂而導致形成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酸侵蝕和破壞毛囊壁,形成炎性痘痘,臨床表現有丘疹、膿包、結節、囊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