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切除術後飲食應該吃些什麼?

醫师头像 魏賢*

大腸息肉切除術後的飲食要謹遵醫囑,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理安排食物。一般性飲食原則,從流質飲食到半流質飲食再到軟質飲食,然後普通飲食過渡。

通常狀況下,小於0.8公分大腸息肉摘除後需禁食6-8小時,待麻醉完全清醒及無腹痛狀況下,當日可喝水、飲用米湯之類流質。直徑大於1公分大腸息肉術後應先禁食一天,隔天可飲水和流質飲食。術後第三天可進食米粥、爛糊麵等半流質飲食。半流質飲食須維持3天。術後第六天可恢復正常飲食,但仍不宜吃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術後十天可正常進食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防止便秘增加負壓。術後一個月內不可進食地瓜、牛奶等易產生氣體的食物,防止發生腹脹不適。術後忌菸酒,忌過燙食物,忌辛辣、油炸、醃燻、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食物,減少對腸道的刺激,避免傷口發炎。

息肉切除後數日內是息肉傷口癒合的關鍵時刻,由於術前清腸和術後禁食流質等飲食的控制,可暫無排便或排便量較少,有利於息肉傷口殘端的癒合。恢復進食後如果有的便意,可正常排便,不要憋便,如廁時不要久蹲。排便時要注意順其自然,不要用力排便。以防擦傷息肉創面,引發出血。術後一週要盡量恢復和保持每天排便一次的習慣,如無便意感可用甘油球擠入肛門直腸誘發和輔助排便,排便乾結者可口服乳果糖軟化糞便,不推薦使用刺激性瀉藥。

醫师头像 孫志*

大部分選擇鉗除或者冷切治療的大腸息肉,切除後1-2小時可以飲水及進食流質食物。需要注意觀察有無腹痛、腹脹、血便等症狀,如出現上述不適或者切除的息肉較大或者較多,應需要根據醫師的醫囑在適當時間進食。

如果息肉較大(超過1公分)或採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MR)、內視鏡黏膜剝離術(ESD)等手術方式,前2-3天要注意觀察有無腹部疼痛、出血等併發症,進食需遵循從禁食、流質向半流質、正常食物過渡的原則。

大腸息肉切除術後的進食需要根據息肉切除手術方式、息肉的大小、位置、性質等綜合判斷。建議多吃一些柔軟、容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食物以促進傷口恢復,如米飯、粥、麵條、魚肉、雞蛋等。但如果病患有高血壓、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則應根據原發病狀況調整脂肪或糖分的攝取。

大腸息肉內視鏡切除後當日以臥床或床邊活動為主。術後3天及1週內可進行輕微日常活動,1個月內避免劇烈活動、勞累,避免進行可能使腹壓增加的運動,如深蹲、仰臥起坐等。時刻關注有無腹痛及排便的狀況,保持排便通暢。如果術後創面較大或存在較大出血、穿孔風險,則需要住院觀察,並根據術中及術後恢復狀況適當延長臥床休息時間。

醫师头像 楊景*

大腸息肉術後根據手術狀況的不同,醫師會囑咐近幾天飲食的注意事項,在這個時期一定要聽從主治醫師的指導,他們根據您的病情可能會要求暫時不吃東西、不喝水,或者食用半流質或者正常的飲食,會有一個詳細的交代,所以這個時期要聽從自己的醫師指導就可以了。

在恢復期之後,醫師說可以恢復正常飲食之後,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就是增加食物裡面的膳食纖維攝取量,這種狀況對於絕大多數的大腸息肉,不管什麼手術類型切除的都適用,為什麼?因為膳食纖維含量比較高的食物,它有助於預防我們大腸息肉的發生,同時它也能夠治療像便秘、高血脂症、糖尿病等等一些其他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所以對我們的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什麼樣的食物富含膳食纖維?大概提示一下大家,就像海藻類的食物,例如海帶、紫菜這些食物;還有菇類,菇類包括木耳、香菇,還有豆類,像我們常吃的黃豆、扁豆等等這些豆類;堅果和果乾,還有像花椰菜等等這些食物含纖維素含量都是非常高的。

此外,大部分的粗糧像玉米、小米、高粱,還有糙米,經過粗加工的這些糧食,它的表面種皮上面也有很多纖維素,這些都夠起到預防大腸息肉復發的作用。同時我們要增加飲水量,每天飲水要至少1500毫升。在流汗或者夏天的時候,由於體液流失比較多,這種狀況下要增加補充水量,大概要補充到2000—2500毫升水才比較好。

本內容不能作為疾病治療的依據,請充分理解此點,是否前往醫療機構就診請自行判斷,風險請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