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膽瀉肝湯是一個由龍膽草、黃芩、梔子、木通、柴胡等中藥組成的,祛肝膽濕熱的中成藥,能用於高血壓、急性結膜炎、中耳炎、膽囊炎、泌尿系感染等疾病,具有肝膽濕熱證候表現的病人。
龍膽瀉肝湯的副作用主要是之前在藥物中含有一種叫關木通的中藥,這種中藥主要是有腎臟的毒性,能引起尿毒症、腎衰竭等。其中,含有一種叫馬兜鈴酸的中藥科目,藥監局已經規定藥廠在龍膽瀉肝湯中不能再使用含有馬兜鈴酸的關木通,因此副作用就相對比較小。
但是,龍膽瀉肝湯在服用時一定注意適應證以及藥物說明書等,兒童、老年體弱的病人一定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同時如果服用三天以後症狀沒有緩解,也應該及時到中醫科去複診。
龍膽瀉肝湯它的副作用包括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胃腸道的不適,包括腹痛、腹瀉、噁心、嘔吐,而且長期使用可能還會造成苦寒、傷胃等症狀。
龍膽瀉肝湯的主要成分包括黃耆、柴胡、龍膽、木通、澤瀉、車前子、炙甘草、地黃和當歸等,主要具有利濕熱、清肝膽的作用,可以用於治療耳鳴、耳聾、頭暈、目赤、肝膽濕熱、尿赤、口苦、濕熱帶下等症狀。
這個藥有蜜丸和水丸,比如它的水丸就是暗黃色的,味道是比較苦的。這個藥需要注意,它作為一個中成藥是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辨證用藥,不要盲目的濫用,不可以盲目的自我藥療和長期服用。用藥的同時還應該注意飲食禁忌,不要服用辛辣、油膩、刺激的食物,要戒菸、戒酒,同時需要注意服藥期間,不要服用溫補性的中藥,包括人參、鹿茸、肉蓯蓉等等,以免影響疾病的治療和痊癒。
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壓、肝病、腎病等嚴重慢病的病人,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如果服用藥物以後出現大便次數增多或者大便不成形的症狀,應該酌情減量或者是停用。對於哺乳期婦女、孕婦、兒童、年老體衰以及脾虛的病人,應該遵醫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