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其實有些時候單一的疾病並不一定能夠很快明確到底屬於什麼疾病,大部分疾病的診斷都是需要符合該疾病所需要發到的症狀學標準,也就是說需要有一組症狀來最終確定。
有些人有自言自語的習慣,這種人雖然少,但是,在臨床上還是能見到的。這個時候可能就不考慮是一種疾病了。
自言自語可能是幻聽的外在表現形式(在病人的世界裡面,可能是現實生活中存在有人跟他對話的,所以外界的表現形式就呈現為自言自語)。在臨床上可以出現幻聽的疾病是比較多的,比如:憂鬱症嚴重的時候也是可以出現精神病性的症狀,也可以出現自言自語。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就更可能出現自言自語這個臨床症狀了。除了上面兩個疾病躁鬱症的病人,也是可以出現精神病性的症狀的,也就是說也可以出現這樣自己的外在表現形式。
溫馨提示:單一的症狀在臨床上價值相對是比較有限的,想要考慮病人處於病態還是正常的反應,更多的還是需要捕捉病人身上有沒有其他比較有特徵性的臨床表現。
首先我要說明的是,經常自言自語不一定是有病,也可能幹脆就是一種個人相處的習慣。當然如果總是自己跟自己說話確實有一點怪怪的。
然後在來說一說精神科常見自言自語的疾病:焦慮障礙、強迫障礙、思覺失調症、分離轉換性障礙等等疾病都可能出現自言自語,但一般憂鬱症的病人很難出現自言自語,自己跟自己說話的表現。所以文章開頭我會說起碼不是憂鬱症。
個人覺得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自言自語最多的病人是焦慮障礙病人和思覺失調症病人。焦慮障礙病人的自言自語往往是一種自我排解精神壓力的方式方法,而思覺失調症病人的自語常常與言語性幻聽有關聯。
很多思覺失調症病人在存在幻聽,或者在沒有幻聽的時候都會出現自言自語的表現,有些甚至只是簡單的雙唇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