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檢查是檢查哪些疾病的?會有副作用嗎?

醫师头像 鍾*

骨髓的作用是造血,每天會產生5000億血球。人的骨髓佔體重的4%,如果一個人體重為65公斤的話,骨髓的重量為2.6公斤。

骨髓檢查有兩種,一是骨髓穿刺,二是骨髓切片,這兩種檢查通常一起進行。骨髓穿刺是用一根針取出骨髓的液體成分,骨髓切片是用針取出骨髓組織。

為什麼要做骨髓檢查?原因有下面幾種:診斷與骨髓或血球有關的疾病,決定某種疾病的進展或病程,檢查鐵水平及代謝,調查不明原因的發燒。

有很多疾病可能需要做骨髓檢查,特別是:貧血;那些某種血球過多或過少的問題,例如白血球低下症、白血球增多症、血小板低下症、血小板增多症、全血球低下症、紅血球增多症;血液和骨髓的癌症,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其他部位例如乳房的癌症轉移到骨髓;血色病;不明原因的發燒。

骨髓檢查是一項總的來說很安全的醫學檢查,併發症很罕見,這些併發症包括:出血過多,這種狀況多發生在血小板低下者;感染,這種狀況多發生於免疫功能低下者;切片部位長期不適;穿刺導致胸骨被穿透,出現心臟和肺部問題。

骨髓檢查沒有什麼需要特殊準備的,但對檢查時要用的東西如果過敏的話要事先告訴醫師,這些東西有消毒藥、局部麻醉藥、乳膠、膠帶等,如果現在服用任何藥物也要告知醫師,如果對這種檢查會緊張的話,也要事先說明,醫師可以給病患服用一些鎮靜劑。

骨髓檢查本身費時10分鐘,加上前前後後,一共大約30分鐘。在做骨髓穿刺之前,先要量血壓、心率,施打麻醉藥。然後清潔與消毒骨髓穿刺部位,部位通常選擇背部或臀部,有時候骨髓穿刺會在胸骨取樣,12-18個月幼兒則在小腿骨取樣。病患要側臥或俯臥。如果同時做骨髓穿刺和骨髓切片的話,會先做骨髓穿刺,然後換大針頭做骨髓切片。

檢查之後幾分鐘內可能出現頭暈的現象,腿部和腳部會出現短期麻木感,骨髓穿刺部位會出現痠痛。檢查後24小時內不要服用阿斯匹靈、不要洗澡、不要移除包紮。

骨髓檢查取出的檢體會送去實驗室,幾天後得到結果。在實驗室內,血液專科醫師或病理專科醫師會對檢體進行評估,這樣醫師可以做出診斷、決定疾病的進展、評估治療效果。

本內容不能作為疾病治療的依據,請充分理解此點,是否前往醫療機構就診請自行判斷,風險請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