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以很明確的說,巴瑞特氏食道不是癌症。通俗的講巴瑞特氏食道是一種癌前病變。 是指食道黏膜有鱗狀上皮轉化為柱狀上皮的一種病理變化。
那麼為什麼食道黏膜有鱗狀上皮轉化為柱狀上皮就比較危險了,這是因為正常的食道黏膜式鱗狀上皮在疾病的影響下食道黏膜發生了性質的改變,一層平平的像魚鱗一樣的結構變為厚厚的像豬一樣的細胞結構,那麼這種情況時間長了以後柱狀上皮就更容易發生癌變。
有人研究過巴瑞特氏食道發生癌變的機率非常高,有相當多的食道下段癌或者賁門癌是由巴瑞特氏食道演變過來的。
那麼什麼樣的情況,會導致巴瑞特氏食道呢?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食道的炎症刺激,長期刺激食道黏膜就會發生改變,比如說最常見的是胃食道逆流引起的胃消化液的進入食道,刺激正常的表皮轉化為柱狀上皮,其他原因導致的食道炎症也會引起這樣的改變。
如何發現巴瑞特氏食道呢?一般巴瑞特氏食道由於食道炎症的發生常常有疼痛,胸痛、進食疼痛等不適的症狀。進行胃鏡檢查會發現食道黏膜發紅水腫,甚至有局部的隆起、黏膜脫落或者顏色的改變進行切片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可以確診。
治療方面就是要求對引起改變的病因進行對因治療,比如說有胃食道逆流的疾病就要針對性的進行藥物,甚至手術的治療,有炎症的刺激也要對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