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紅素低可見於生理性減少,此時通過吃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可以改善,提高Hb含量。病理性血紅素降低通常見於各種貧血,輕、中度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可通過進食富含鐵、維他命B12等元素的食物、製劑等改善,但嚴重病人食療無法達到治療效果,通常需要使用鐵劑或進行輸血治療。
血紅素濃度在30-59g/L為輕度貧血,60-90g/L為中度貧血,其中又以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多見。此時日常飲食中可添加富含鐵的食品,包括蛋類、動物肝臟、蔬菜水果等,其中鐵較多的蔬菜水果包括芹菜、番茄、桃、櫻桃等。人體對動物食品中的鐵元素吸收率高,植物食品中的鐵元素吸收率相對較低。巨幼細胞貧血病人可進食富含維他命B、維他命B12、葉酸等元素的食物,如酪梨、菠菜、青筍等。
中度貧血的病人還要口服鐵劑、葉酸或維他命B,食補方法只能作為輔助方法。嚴重貧血的病人,通常食補方法效果較差,需要積極就醫明確具體貧血類型。如果是重度缺鐵性貧血需要定時定量補充鐵劑,同時複查血紅素濃度,具體處理方法需要遵循醫生指導。重度巨幼細胞性貧血,病人也需要定時定量口服葉酸、維他命B12製劑,並定期複查。其他類型貧血,如溶血性貧血、失血性貧血、再生不良性貧血等,無論病情輕重,食補沒有作用。病人需要進行對因治療,也有可能需要通過輸血緩解。
血液常規檢查當中出現血紅素偏低,可以通過補充外源性的血紅素或者促進身體產生血紅素來糾正血紅素低的情況。
血紅素低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長期的營養不良,比如缺鐵性貧血、血紅素合成的原料受限,從而會導致機體合成紅血球障礙,造成血紅素減少。治療主要是通過補充鐵劑,逐漸增加機體所需要的原料,逐漸恢復血紅素,另外,丟失過多,比如大量的失血,可以通過補血升高血紅素,還有血液系統的一些疾病,比如白血病、骨髓瘤等,都可以造成紅血球,血紅素降低。如果針對腫瘤治療痊癒血紅素,可以恢復到正常或者是人為因素,比如有些疾病在放療或者是化療過程當中,會出現骨髓抑制,引起的血紅素降低,可以給予升高血紅素的藥物刺激骨髓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