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影劑的副作用我們也稱其不良反應,根據產生的不良反應的原因可以概括為2大類。一種是與顯影劑的劑量、注入的方式和速度都沒有關係,和其它藥物一樣,發生過敏反應且無法識別。另一種是與顯影劑的注入方式、劑量、速度相關,一般表現為對腎臟、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的損傷。
根據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可以分為輕度:不良反應症狀自行消失,不需要任何干預措施。中度:不良反應的症狀比較明顯,需要進一步治療;重度:症狀比較嚴重甚至危及生命。
碘對比劑的不良反應:
最常見的是急性腎損傷,其發生腎損傷與病人自身的腎臟是否受損以及其嚴重程度有關同時也和顯影劑的注入劑量有關,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防範,降低發生率。
過敏反應:常發生於皮膚、心血管、呼吸和胃腸系統,皮膚主要表現為蕁麻疹、搔癢、重者可出現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和呼吸困難,發生過敏性休克或呼吸心臟驟停。
釓對比劑的不良反應:
釓對比劑的急性不良反應見於注射後1小時內,常見症狀有噁心、發熱、胸悶、咳嗽、蕁麻疹、味覺改變等,大多可以自行緩解,嚴重的主要表現為血壓下降,心率異常、呼吸困難、支氣管痙攣、喉頭水腫、稀客等症狀。
同時也包括使用顯影劑時引起皮膚組織的腫脹,疼痛、麻木等。
總之,顯影劑發生不良反應的機率是很低的,但是一旦發生可能產生嚴重的後果,所以在做顯影劑檢查時有的會要求病人試敏,簽署知情同意書,使用碘對比劑時還要結合病人的情況,在使用對比劑的前6-12小時至使用後的24小時,病人需要引用足夠多的水使顯影劑儘快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