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黃疸下降後一般不會再升高,病理性黃疸下降後有可能再升高。
新生兒黃疸包括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種類型,一般出現生理性黃疸後,多吃飯、多排泄,就能使黃疸下降。這種生理性黃疸下降後,通常不會再次升高。如新生兒黃疸下降後再次升高,就表明出現了病理性黃疸,可能是溶血、先天性心臟病等導致膽紅素生成過多引起的黃疸升高,也可能是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排泄異常導致的黃疸升高。如只進行照藍光等退黃治療,原發病未得到有效控制,常會有黃疸下降後再次升高表現。
成年人黃疸高可能是盲目用藥,對肝臟造成損傷會導致的,停藥後黃疸下降,再次應用同樣的藥物可能使黃疸再次升高。黃疸高還可能是肝炎、肝硬化、膽結石、胰臟炎、膽囊炎、膽管癌、甲狀腺低下等疾病引起的,原發病未治癒,也常有黃疸反覆升高表現。
黃疸降了有時可能還會再升高,因為黃疸只是一個症狀,引起黃疸的病因較多。若僅針對黃疸進行退黃疸治療後,可能會有一個膽汁的下降。如果病因沒有去除,黃疸可能還會再次升高。對於生理性黃疸而言,黃疸消退後便不會反覆。另外有些黃疸,一旦消退後,病因也去除了,便不會再升高,這個要看具體情況。
黃疸根據性質,分為間接膽紅素增高和直接膽紅素增高,而且黃疸也有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其程度也不同。黃疸的病因較為複雜,如溶血、感染、梗阻、遺傳代謝病等均可能會出現黃疸。出現黃疸需通過相關檢查,明確黃疸程度、性質和病因,針對以上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在退黃疸同時,要積極尋找原因,對因治療。
如果是間接膽紅素增高,可能會通過去除誘因、光療,嚴重時可能需要換血等進行治療。對於一些直接膽紅素增高,可能要給予利膽,應用健膽舒錠類的利膽藥,促進膽汁排泄。同時還要積極尋找原因,如果是感染,則需積極抗感染。如果是梗阻,則需解除梗阻。總之,出現病理性黃疸時,需在醫生的指導下尋找原因,在對症治療的同時,要積極對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