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蛋白原是重要的凝血因子之一,在溶血凝血的機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纖維蛋白原由肝臟製造,是血漿黏度的決定因素。
纖維蛋白原升高造成血漿難度升高和高凝狀態,也是血管內血栓形成的重要機制。纖維蛋白原低下則主要表現為凝血異常,對於低纖維蛋白原血症的治療,以纖維蛋白原治療為主。
纖維蛋白原屬於一種促凝血藥,用於先天性低纖維蛋白原血症,原發性和繼發性纖溶引起的低纖維蛋白原血症,使用方法為靜滴,視病情而定。
偶爾會有過敏反應,僅供靜脈輸注,速度宜慢,快速過量輸入可發生血管內凝血,反覆多次輸注可產生抗纖維蛋白原抗體,少數人可形成血栓,可成為傳播傳染性肝炎的媒介,一旦被溶解後應立即使用。
低纖維蛋白原血症的治療,實際上就是補充纖維蛋白原。但在家裡做不到補充纖維蛋白原,因為纖維蛋白原一定要在醫院裡就診後才能使用。
此外,也需要明確低纖維蛋白原血症的原因。纖維蛋白原主要產生在肝臟,所以可能是肝功能損害所致,而且肝功能損害也是低纖維蛋白原血症最常見的一個原因,所以要補纖維蛋白原。
但纖維蛋白原屬於血液製品,醫院裡都有,而在家裡沒有相應的口服製劑。因此,對肝功能損害的病人,尤其是出現了出血、併發症的情況,就要補纖維蛋白原。
因此,低纖維蛋白原血症的病人不要在家裡觀察,此時要弄清楚病因。而低纖維蛋白原血症也可能一些其他的原因所致,比如嚴重感染時也可能出現纖維蛋白原低,因為感染可導致纖維蛋白原消耗得多,此時就要控制感染。
因此,出現低纖維蛋白原血症時,一定不要在家裡等,或去藥局買纖維蛋白原回家輸注,上述方法有危險。因為病人不知道纖維蛋白原低的原因。
因為任何東西的低都可能是產生少,比如纖維蛋白原產生在肝臟,此時就需要明確是何種原因引起的肝臟損害,所以要查原因。此外,體內東西低還可能是消耗多,最常見的是感染引起纖維蛋白原消耗增多,而出血、血栓也會消耗大量纖維蛋白原。
因此,出現低纖維蛋白原血症時,要根據病人的不同原因治療。若是出血,可能要止血,止血後可能纖維蛋白原就不會明顯降低;若是用藥物也會引起纖維蛋白原低,比如溶栓時會出現纖維蛋白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