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視是指眼睛沒有什麼實質性病變,但是就是看不清,而且配戴眼鏡仍然看不清。比如你裸眼視力是0.2,配戴眼鏡按理說應該能看到1.0,但你卻看不到,無論把度數增加到多少,都只能看到0.5,那麼這就是弱視。如果配戴眼鏡能看到1.0,那麼就屬於屈光不正。
弱視一般發生在兒童時期,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並治療,隨著年齡增大,治療效果會越來越差。
那麼弱視是怎麼發生的呢?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先天原因比如有弱視家族史,或者早產兒、低體重兒的孩子,患弱視的可能性相對來說更大一些。內斜視的孩子,也容易形成弱視。所以斜弱視我們總是強調,要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
如果有遠視、近視、散光等屈光問題,也可能引起弱視。比如一個孩子原本應佩戴200度近視眼鏡,卻長期配戴100度的近視眼鏡,或者由於遠視度數大、散光度數大,長期處於視物不清的狀態,就可能會影響視覺發育,造成弱視。
如果眼睛存在先天性白內障、角膜渾濁、眼瞼下垂等疾病,影響了眼睛的正常視覺功能,也可能影響視覺發育,造成弱視。
成人因為視覺功能已經發育成熟,所以基本不會患弱視。但是如果長期配戴度數較低的眼鏡,可能會由於視疲勞或眼睛調節過度的問題,導致近視加深,建議還是配戴度數對應的眼鏡。
斜視是導致兒童發生弱視的原因之一,會導致兒童因為視覺混淆而出現視皮質抑制,長此以往就會形成弱視。還有如果兩個眼睛之間的屈光參差如果比較大,就會導致視網膜成像清晰度不等或者是經過矯正之後視網膜成像大小不等,使得視皮質中樞長時間受到抑制,也會引起弱視。
一些嬰幼兒會因為醫源性因素、先天性因素、完全性眼瞼下垂、屈光間質混濁等原因,會導致光刺激無法順利進入到眼內,使得視覺功能發育受到抑制,因此也會導致兒童受到弱視的困擾。還有一些存在高度屈光不正的兒童,在沒有佩戴矯正眼鏡的情況下,視遠物或者是近物都無法獲得清晰的物像,也會促使弱視的形成。
弱視對於兒童來說是一種常見的眼病,家長們在照顧兒童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其存在視力異常的狀況,建議及早到正規醫院的眼科進行診治,明確病因後,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