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鈉血症以神經系統表現最常見,出現低鈉血症的時候,要根據病因不同做出不同的處理方法,以治療原發病為主。
低鈉血症是指血鈉低於135mmol/L,血鈉低於135mmol/L而未低於125mmol/L時一般無明顯不適症狀;當血鈉低於125mmol/L時,常見的症狀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疲乏無力等;血鈉在120-110mmol/L時有頭暈、嗜睡、神志淡漠、遲鈍、噴射性嘔吐等;此外失鈉伴有失水,輕者有姿勢性低血壓、倦怠、頭暈等,重者而發生休克。
處理措施:
- 急性低鈉血症:可靜脈滴注3%氯化鈉溶液,同時注射利尿藥如呋塞米、 Spironolactone 等以加速游離水的排泄,使血Na+更快得到恢復,並避免容量過多。
- 慢性低鈉血症:可以遵醫囑進行補鈉和利尿治療,可以口服鹽水,以及利尿藥物,如呋塞米等。
- 失鈉性低鈉血症:主要以補鈉為主,口服鹽水,如果病情較重時,可以靜脈補充生理鹽水或高濃度鹽水。
低鈉血症的臨床表現,首先在神經系統,所以導致病人出現神志障礙,渾身抽搐,神情淡漠,顱內壓升高的症狀。
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就容易導致病人出現突然昏迷或昏睡的現象。低鈉血症還容易出現在消化系統方面,容易導致病人出現噁心、嘔吐,食慾減退,腹部脹痛的症狀,而且低鈉血症很容易導致病人出現尿少以及循環系統,出現衰竭的情況。
處理原則,首先是要去除病因,然後對低鈉血症進行糾正,根據病因進行對症治療。病人身體出現不適的情況,首先要服用一些葡萄糖水,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降低鈉血症的容量,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鹽皮質激素類的藥物,防止病情加重。如果病情比較嚴重,還需要使用利尿劑進行治療,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確診低鈉血症以後,需要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儘早治療恢復的效果也好,避免在家延誤病情,以免導致病情加重,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在治療期間可以適當的多喝一些溫開水,補充身體所需的食物,促進身體以及皮膚新陳代謝,對病情恢復也有一定的幫助。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可以臥床休息一段時間,防止病情出現加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