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小孩髖關節脫位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判斷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陳* 醫師#1

小孩髖關節脫位,大多數為髖關節發育不良,股骨頭和髖臼的位置發生改變,髖臼無法充分覆蓋股骨頭,進而影響髖關節的結構,不同年齡會有不同表現。孩子處於嬰兒期,主要症狀為右下肢呈屈曲狀,活動差,力量弱,髖關節外展能力受限。若不及時治療,等孩子進入幼兒期,會逐漸發育成跛行。

小孩髖關節脫位分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和後天性髖關節脫位。發病原因可能是因為創傷因素、遺傳因素、內分泌因素、分娩因素、不良姿勢等造成。前者是由髖臼發育異常所致,而後者多由外傷而引起,此疾病在嬰幼兒時期不會有明顯的症狀,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可出現疼痛,成年後更是會引發各種退化性病變,因此需要儘早干預。

小孩髖關節脫位治療方法

  1. 髖關節脫位最為常見的治療方法就是保守治療,特別是6個月以內較小的嬰幼兒,由於發育的很快,所以需要使用支具去維持髖關節的屈曲外展,從而促進復位,通常此階段是治療的黃金期,所以很快就能將髖關節恢復正常。
  2. 6~18個月的小孩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病人,可以採取髖人字石膏或支架固定3個月,然後在換外展支架固定治療。
  3. 對於18個月以上的孩子,保守治療效果不大,就需要考慮切開手術復位。根據病理變化,再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案,比如骨盆截骨術、髖臼周圍截骨術。

如何判斷小孩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此病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會對孩子造成很多危害。比如出現關節炎、腰痛、關節病變等併發症。因為這種疾病在初期沒有任何明顯的疼痛感,很容易被孩子和大人忽視。所以及早發現儘早治療非常重要。

看腿紋,小孩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患兒通常會有腿紋不對稱的表現。但並不代表這臀紋不對稱百分之百就是髖關節脫位或髖關節發育異常,還是應到醫院進一步明確診斷。

看腿長,年紀比較大的孩子已經學會走路的時候,需要觀察看雙腿是否等長。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患兒通常兩側不一樣長短。

如果有上述異常,可以去醫院進行相關實驗檢查,確定病因後,早發現早治療。

劉* 醫師#2

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些誘因出現發育性的髖關節脫位,這個時候表現上如果把孩子雙腿拉直,會看到腿紋可能不對稱。如果把雙腿抬起來,就看到臀紋可能也不對稱,也就是可能會有皮紋不對稱。當然皮紋不對稱並不是特別特異,脫位的孩子可能會有不對稱,但是有不對稱的孩子不是百分之百脫位。

除此之外,孩子如果把雙腿並直,可能兩條腿的長度不一樣,另外如果把孩子雙腿向外平展,讓孩子雙腿彎曲之後去貼近床面,如果孩子有髖關節脫位,下去壓雙腿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有明顯的不適,很多孩子會有哭鬧。

另外也很難壓得下去,雙腿和床面的角度一般會比較大,雙側可能會超過10度,如果是單側貼緊床位,另一側可能會超過20度以上。也就是雙腿外展之後壓不下去,那麼這些都是平常比較常見的表現,在家裡就可以做初步判斷。

當然要確認是不是髖關節脫位,一般需要請醫生做具體的查體,並且最好去做髖關節的超音波,才能更好的確認是否是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