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牙齦腫脹及炎症情況較嚴重,洗牙時可能會產生刺激,導致流血比較多。此時可以先拿紗布咬緊並壓迫一段時間,然後可以使用漱口水、口服消炎藥治療。等炎症控制後,流血症狀也會逐漸緩解。
洗牙後可能部分比較碎的牙結石,在牙周袋中或者在牙齦和牙根間,銳利的邊緣總是刺激牙齦,引起流血。此時可能要將銳利的牙結石刮掉,再用雙氧水和生理鹽水沖洗,並予以觀察。
同時需排除部分特殊情況,比如是否有血液病,病人是否長期服用抗凝血藥,凝血功能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可檢查血液常規、凝血功能。如果存在問題,可以去相應科別處理。如果未發現特殊情況,可予以常規的口腔處理,至少在處理方面,不會過於擔心。
牙齦流血不止,應急方面可以壓迫止血,然後及時到醫院治療,醫生可以予以止血藥、縫扎、填塞等治療,但最重要的是需要明確具體病因。
在洗牙以後,局部的牙齦出現流血的狀況,而且有些還可能在局部形成黏稠的血塊,在多數病人中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只需要對局部進行良好的清潔、沖洗,同時避免過度的食物刺激,包括不能吃特別熱、特別硬的,特別刺激的食物,讓牙齦組織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恢復,這個問題就能夠自然而然地得到解決和恢復。
對於牙周病的病人,因為牙菌斑和牙結石長期、慢性存在刺激牙齦,會產生牙齦和牙周組織的炎症。牙齦炎症最重要的表現,就是刷牙或者進食的時候牙齦的流血。在洗牙的時候清洗,清除了牙齦周圍的牙結石,清洗的時候會產生一定的流血的症狀。如果病人的凝血機制是正常的,在一定時間之內會出現小的凝血塊,在洗牙以後,通常情況下對局部進行沖洗塗布一些碘干油,這樣的藥物,能夠起到止血和收斂牙齦的作用。一般認為在洗牙以後短時間之內有輕微的流血,有黏稠的血塊,這是正常的。只要注意對局部的保護,加強口腔衛生,認真的刷牙、輕輕地漱口,有些病人可以用生理鹽水進行局部的沖洗。隨著牙齦傷口的癒合,淺表的、齦緣的這種炎症,就會逐漸地得到恢復,對一些牙周炎,損傷的位置比較深,一般在洗牙以後出現這種流血,甚至凝血塊的情況,需要幾天的時間來進行恢復。
當牙齦炎症逐漸退縮了,跟牙齒、牙頸部的組織又再附著形成,這種流血的症狀就逐漸的消失、緩解。所以一般情況下來洗牙之前,要對病人的凝血功能做一個初步的評估和檢查,在洗牙以後要跟病人交代,可能在未來的幾個小時或者幾天之內,有刷牙、漱口的流血,也可能有局部凝血塊的形成。只要這種凝血塊不是活動性的,不是持續發生的,不用擔心,只要注意對傷口的保護,注意避免飲食的刺激,這種流血會自然而然地消退和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