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骨髓移植後能活多久,很難有明確的答案,具體要看原發疾病及骨髓移植後的反應。
如果是良性疾病,比如說再生不良性貧血,移植後如果度過兩到三年觀察期,再生不良性貧血的病人移植後是可以達到長期存活的。對於惡性疾病,比如白血病,如果病人度過了前面的排斥反應,也就是移植物抗宿主病,排除復發這些問題,白血病的病人也可以達到治癒的目的。臨床上約6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病人,經過異基因或同基因骨髓移植可達3年以上長期生存期,很多病人往往因免疫排異反應、感染等而死亡。骨髓移植後能活多久這個要取決於原發病是什麼疾病,如果是良性疾病可達到長期存活的目的,如果是惡性疾病要根據情況判斷。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疾病,只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都能達到一個較好的治療效果。
目前骨髓移植的5年存活率在50%~60%左右,但根據不同的疾病,如急性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貧血等,存活率有一定差異。
若病人發生急性白血病,進行骨髓移植後,5年存活率可達50%~60%左右。
若病人發生再生不良性貧血,對於小於40歲的人群,且找到配型合適的HLA同胞供體,骨髓移植後,病人的5年生存率高達80%。但目前仍有一部分再生不良性貧血病人接受骨髓移植後,3年內疾病復發,此類病人後續治療效果較差。
建議需要做骨髓移植的病人儘早前往醫院配型,等待合適骨髓源,提前做好進行骨髓移植術的準備。具體移植過程和藥物使用需要在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