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子宮頸外翻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黃正* 醫師#1

子宮頸外翻是指在婦科檢查時發現子宮頸管的黏膜向外裸露,子宮頸呈外翻狀,這是子宮頸的一種狀態。子宮頸外翻有先天性以及後天性兩種,先天性的子宮頸管黏膜外翻屬於子宮頸的一種狀態,而後天性的子宮頸管黏膜外翻多與子宮頸的手術有關。

通常當子宮頸進行手術,如進行子宮頸的雷射、冷凍治療或者是子宮頸圓錐切除以後,由於子宮頸的疤痕收縮會使子宮頸管的黏膜向外突出呈外翻狀,表現為子宮頸管或者是子宮頸表面有糜爛,同時糜爛面會相對比較大。這時有些人會出現行房後出血的現象,這是由於疤痕收縮導致,也可能由於子宮頸管的黏膜炎症導致的增生,這屬於手術後的後遺症,通常無需處理,如果症狀特別重時可以進行手術切除。

子宮頸外翻會出現哪些症狀?

史占* 醫師#2

大多情況下,老百姓所提到的子宮頸外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子宮頸外翻,僅是子宮頸管柱狀上皮出現外移。子宮頸管柱狀上皮外移也分為很多情況,可能是炎性刺激所導致,也可能是子宮頸癌前病變或癌變所導致。

絕大多數都是受到女性激素水平刺激,所發生的生理狀態下的子宮頸柱狀上皮外移。由於子宮頸柱狀上皮是單層高柱狀上皮且很薄,而子宮頸表面原有的鱗狀上皮是復層,比柱狀上皮略厚。

由於柱狀上皮很薄,透過其表面,能夠看到其下的間質呈現粉紅色肉狀,將其描述成子宮頸糜爛樣表現。換而言之,柱狀上皮外移並不一定完全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子宮頸糜爛,可能就是生理性子宮頸柱狀上皮外移。

柱狀上皮外移,到底是炎症因素刺激所導致,還是生理狀態下雌激素水平增加所導致,亦或是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是癌變所導致,需要下一步進行子宮頸防癌檢查,包括子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以及高危亞型的人類乳突病毒檢測。

通過上述檢查,完全除外子宮頸癌前病變乃至子宮頸癌變,才能夠給予相應的抗炎處理,或者單純觀察處理就足夠。

楊* 醫師#3

子宮頸外翻多由於子宮頸做過治療或者是子宮頸管黏膜增生導致,有些人做子宮頸的電熨、雷射手術、疤痕收縮則表現為子宮頸外翻。有些人做過子宮頸的利普手術或者是錐切也會出現子宮頸外翻的現象,而有些人由於子宮頸管黏膜炎症反覆出現以及黏膜增生,也會導致子宮頸外翻的現象。

大多數的子宮頸外翻沒有臨床表現,少數人會出現行房後出血,因為子宮頸管的黏膜暴露於子宮頸表面,行房時可以觸及子宮頸的柱狀上皮,這時會產生行房後出血,如果症狀不重,經檢查也沒有子宮頸病變時可以觀察。但是如果行房後出血比較嚴重,子宮頸黏膜外翻比較明顯時也可以進行手術切除來緩解局部的症狀,大多數的子宮頸外翻無需治療,通常定期進行TCT和HPV的檢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