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排便是黃色軟便,如果大便不成形,甚至出現黏馬桶,實際是性狀發生改變。大便性狀改變或習慣突然改變,要做進一步檢查,最常見的是胃腸道炎症性改變。病人不潔飲食後出現大便不成形,甚至腹痛伴腹瀉。此外,非特異性腸道炎症改變,病人會出現腹痛、大便習慣改變。
還有病人可能是功能性疾病,稱為腸易激惹症候群。病人雖有大便習慣性狀改變,但經過一系列檢查,實際沒有器質疾病。所以大便不成形,甚至黏馬桶,臨床上首先做便檢。通過便檢,檢查大便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有紅白血球,甚至潛血表現,胃腸道可能出現異常,需進一步做大腸鏡,甚至影像學檢查來確定病因。
大便不成形黏馬桶,是消化科門診較為常見的主訴,中醫上把這種大便不成形黏馬桶理解為濕熱,按照濕熱的形成機制以及它的表現,它的症狀對應的是西醫消化吸收不良。
消化吸收不良可以使腸道中營養成分增加,從而繼發菌群失調,所以西醫上的消化吸收不良可以出現大便不成形,甚至可以出現滲透性腹瀉。
滲透性腹瀉往往繼發於消化吸收不良,大便中可以看到未消化食物,大便中水分也因此增加,所以大便不成形。
針對於這種情況應當去消化科門診就診,在醫生指導之下完善相應檢查,明確診斷後予,正確的針對性治療,所以大便不成形黏馬桶,是消化不良以及菌群失調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