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紅腫、發燙的本質在於炎症刺激耳朵黏膜,導致黏膜下水腫,同時局部炎症因子浸潤,可引起局部膚溫升高,常考慮與耳廓軟骨膜炎、過敏性皮膚炎、外耳炎等疾病有關。
耳廓軟骨膜炎:一般是因為急性細菌感染髮炎導致,會導致耳廓區域紅腫、搔癢、疼痛、發燙等症狀,若炎症反應比較嚴重,還會導致耳部皮膚形成水泡。可以用優碘消毒,並積極配合醫生口服抗生素抗炎治療,常用羅紅黴素膠囊、阿莫西林膠囊、頭孢丙烯分散片等藥物。
過敏性皮膚炎:主要是因為外界過敏原刺激導致,可引起耳部皮膚過敏,導致皮膚發紅髮癢、紅腫、發燙,還可能會有疼痛感。建議先遠離過敏原,避免二次接觸,同時可以配合醫生應用藥物治療,常用糠酸莫米松乳膏、 Ebastine 、 Loratadine 等。
外耳炎:多是由於細菌、病毒感染或者是耳道內進入髒物質所引起的炎症,會導致耳朵出現紅腫發燙,耳道出現搔癢、疼痛等。病人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Cefuroxime 鈉、複方 Cefaclor 膠囊等藥物治療。
恢復期間建議儘量不要食用辣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要清淡、有營養,可以多食用一些蔬菜水果,而且要保持耳部的衛生清潔,避免經常摳耳朵,以免細菌再次對治療部位造成感染。
耳朵出現紅腫、疼痛、發熱的情況,可能是耳廓皮膚感染、耳廓軟骨膜炎、耳廓外傷等情況所致。病人應積極就診,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耳廓皮膚感染:如耳廓皮膚處出現毛囊炎、癤腫等情況,炎症因子刺激可導致耳朵紅腫、疼痛、發熱等,通常比較局限,局部還可出現凸起,甚至出現白色膿頭等。病人需遵醫囑應用紅黴素軟膏、頭孢地尼分散片等藥物進行治療,注意清淡飲食,忌辛辣、刺激食物。
耳廓軟骨膜炎:耳廓軟骨膜出現急性細菌性感染,可表現為耳廓局限性腫脹,出現耳朵紅腫、疼痛、發熱等,還可伴有搔癢症狀。如果治療不及時,還可能會出現局部化膿症狀,甚至出現畸形改變等。病人需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Cefixime 顆粒等藥物治療,出現化膿時還需及時切開引流。
耳廓外傷:耳廓在外力作用下出現鈍挫傷、擠壓傷等,可形成無菌性炎症,局部皮膚及組織受到炎症刺激,出現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等,從而引起耳朵發熱,出現耳朵紅腫、疼痛、發熱的症狀。病人在傷後48小時內可進行冰敷,有利於減少滲出、緩解紅腫症狀,48小時後可改為熱敷,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疼痛症狀,還可遵醫囑應用跌打紅藥片、三七傷藥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病人出現耳朵紅腫、疼痛、發熱的情況,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潔及衛生,避免用手觸摸或者搔抓患處。治療期間應注意清淡飲食,還應保證充足睡眠,也有助於促進疾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