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出血需明確病因,出血的病因可能有幾種。一種是肝臟受到外傷後出血。如果只是肝實質出血,沒有特別大血管出血,有時不需要手術處理,有可能形成血塊之後自行凝固,停止出血,但涉及大動脈或大靜脈的出血,很難自行凝固,這時候會有一定的生命危險,就需要通過手術修補,甚至是進行肝切除。
另一種是肝臟做完手術之後出血,也需要明確是動脈出血還是靜脈出血。如果是靜脈部分出血可以自行停止,如果是大靜脈出血,且不能自行停止,可能就需要再次開腹,進行縫合止血。對於肝動脈出血,可以先嘗試栓塞。如果栓塞能止血,就可以避免再次開刀,如果栓塞不起作用,可能還需要再次開刀進行止血。
肝臟出血的症狀,包括腹脹、腹痛、整個上腹部的飽脹不適,甚至可能出現局限性腹膜炎,伴隨病人的血壓下降、心率上升等。肝臟出血的原因較多,如果為肝臟本身的病變所致,如肝臟腫瘤。若肝臟腫瘤長大至一定程度,可以出現自發性破裂,致大量鮮血導和腫瘤組織湧入腹腔,病人可以出現急性腹痛,尤其是劇烈的疼痛,並且整個腹部可能感覺到飽脹不適。
伴隨上述症狀的出現,如果出血量逐漸增加,人體的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可以代償性心率加快,如正常90次/分,增加至120次/分甚至更多。如果心率增加,無法維持正常的有效循環血量,病人可能出現血壓下降。正常血壓大致在120/80的水平,在發生上述病變時,可能表現為休克血壓,如高壓降至70-80甚至更低。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需要急診的輸血和止血治療,甚至採取外科手術的方式,解決病人的出血情況、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