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內耳不平衡要如何治療?

鄭立* 醫師#1

內耳不平衡在醫學上又稱為眩暈症,其典型症狀包括頭暈、噁心、嘔吐等。針對內耳不平衡,常見的治療方法涵蓋多個方面。

在藥物治療領域,有多種藥物可發揮作用。止暈藥是常用的一類,比如抗組織胺藥、抗膽鹼藥,它們能夠有效緩解眩暈以及伴隨而來的噁心症狀。鎮靜劑如苯二酚類,可減輕病人因內耳不平衡引發的焦慮情緒,同時幫助病人改善睡眠質量。利尿劑,像氫氯噻嗪,對於患有梅尼爾氏症的病人頗為重要,它能夠減少內耳積水,從而緩解梅尼爾氏症的相關症狀。

復健訓練也是治療內耳不平衡的重要手段。前庭復健訓練通過設計特定的動作,幫助病人改善平衡功能,進而減輕眩暈感。Cawthorne - Cooksey 練習是其中較為知名的一種,該練習包含了眼、頭、身體的多種運動,長期堅持能有效增強病人的平衡感。

當藥物和復健訓練效果不佳時,手術可能成為一種選擇。內淋巴囊減壓術主要針對梅尼爾氏症病人,通過減輕內耳壓力來緩解症狀。前庭神經切斷術則是在病人眩暈症狀極為嚴重的情況下實施,手術切斷前庭神經,以此達到緩解嚴重眩暈的目的。

除了上述治療手段,生活方式的調整同樣關鍵。病人需要儘量避免諸如壓力、疲勞、咖啡因、酒精等可能誘發內耳不平衡症狀加重的因素。保持充足睡眠,遵循規律的作息時間,有助於身體機能的恢復。適度運動,像散步、游泳等,能夠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適應能力。

酒後血壓低頭暈怎麼辦?

晚上頭暈想吐是什麼原因?

頭往後仰就頭暈是什麼原因?

爬山頭暈想吐胸悶是什麼原因?

肚子痛頭暈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李* 醫師#2

內耳不平衡並不是一個規範的、確切的醫學名詞,多數是指膜迷路水腫而導致的頭暈以及其他伴隨的噁心、嘔吐等症狀,通常是指梅尼爾氏症。

梅尼爾氏症是因為膜迷路水腫,而導致內耳相關的症狀,包括頭暈。並且梅尼爾氏症所致的頭暈通常是旋轉性眩暈,持續發作時間可以幾分鐘到幾個小時,並且可以反覆發作。梅尼爾氏症所致的頭暈發作時可有耳鳴、耳脹滿感,反覆發作可以導致聽力下降。此時通常可用抗眩暈的藥物,比如 Betahistine 、脫水劑、鎮靜安眠類藥物,必要時可加用鼓室注射激素治療。一般大多數梅尼爾氏症所致的眩暈都可通過藥物等保守治療,取得比較好的療效。

但是也有5%-10%的梅尼爾氏症所致的眩暈,藥物治療得不到很好控制,病人的眩暈會持續加重。此時有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比如內淋巴囊減壓術。通過手術以改善膜迷路水腫的狀況,進而改善梅尼爾氏症導致的眩暈。

梅尼爾氏症的發病原因並不是很明確,通常認為和內耳免疫功能失調有關係。另外,梅尼爾氏症可能和過多鈉攝入有關,所以日常生活中儘量減少食鹽攝入,對於預防梅尼爾氏症反覆發作有一定的效果。

章松* 醫師#3

在我們普通人的認知里,耳朵不過是用來聽聲音的器官。但其實,這個小小的結構里藏著一套前庭系統。它由耳蝸、半規管和耳石器官組成,負責監測身體的位置和運動。

半規管有三根,相互交錯排列,內部充滿內淋巴液。當人們轉動頭部時,內淋巴液會隨之流動,進而刺激感受器,感受器再將信號傳遞給大腦,告知大腦頭部轉動這一動作。耳石器官則能夠感知上下左右方向的加速狀態,幫助人體維持平衡感。一旦前庭系統出現故障,身體就如同失去正確導航的飛機,無法準確感知自身位置與運動情況,人便會感到頭暈目眩。

內耳不平衡更準確的名稱是前庭功能失調,它可能涉及內淋巴液循環異常。常見原因包括內耳炎、梅尼爾氏症,甚至心理壓力。

梅尼爾氏症是內耳不平衡的典型代表。它的殺手鐧是反覆發作的眩暈、耳鳴、聽力下降。研究表明,這種疾病可能與內耳內淋巴液過多有關,就像管道阻塞導致水壓過高,破壞了精密的平衡系統。

但是,頭暈並不都是耳朵的錯。比如當血壓過低時,血液輸送到大腦的速度變慢,就像快遞延誤,大腦缺氧,導致頭暈。頸椎附近的血管被壓迫,也會讓大腦供血不足,導致頭暈。

既然頭暈的原因千奇百怪,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

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前庭系統保持靈敏度。比如瑜伽中的平衡動作,或者閉眼站立練習,都能讓前庭系統重新校準。梅尼爾氏症病人應減少鹽分攝入,因為高鹽飲食會加重內耳水腫。此外,少喝咖啡因、酒精,也能降低眩暈發作頻率。每坐1小時,起來活動5分鐘,避免頸椎血管被壓迫。久坐的危害不僅是脖子僵硬,它還可能讓頭暈成為你的常駐嘉賓。還有焦慮也會讓前庭系統變得更加敏感,導致心理性眩暈。試試深呼吸或冥想,幫自己從情緒的泥潭中抽離。

當然,並非所有頭暈都能自行調節,如果眩暈持續超過1小時,伴有嘔吐、耳鳴或視力模糊。如果頭暈伴隨劇烈頭痛或肢體無力,可能是中風的信號。如果反覆發作的眩暈,尤其是聽力同時下降,需要排查梅尼爾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