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容易發生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心腦腎等臟器的損傷又稱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其發生與血糖控制的水平相關,但與是否使用胰島素或者使用藥物治療無關。
患糖尿病後,是選擇藥物治療還是胰島素治療,需要評估胰島素的功能情況,一般情況下,初次診斷糖尿病時,胰島細胞功能尚可,可以通過藥物促進胰島素分泌或者改善自身分泌的胰島素敏感性而使用藥物降糖治療,第二型糖尿病隨著患病年限的增加,胰島素功能會出現進一步衰退,這時候主要表現為口服降糖藥療效欠佳,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降糖藥時,血糖仍然不能控制達標,這時候則需要考慮外源性注射胰島素治療了,通過注射胰島素補充自身胰島素的不足。
有部分降糖口服藥主要的作用就是促進自身胰島素多分泌胰島素而降糖,其代表藥有格列每脲、格列齊特等。二甲雙胍類降糖藥通過改善自身胰島素敏感性而降糖。 Acarbose 等α-糖苷酶抑制劑主要通過抑制糖水化合物在腸道的吸收而降低以米飯、麵條為主食者的飯後血糖升高。
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安全性很高,限制其使用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由於胰島素必須通過注射的方式有效,且部分人對胰島素認識的存在一定誤區,認為胰島素是糖尿病末期治療的一種手段,我如果使用了胰島素治療,就不能停了。其實胰島素不是洪水猛獸,在有些情況下,使用胰島素治療是必須的,比如說手術前後控制血糖水平,比如嚴重感染時,血糖控制不佳者,比如說診斷糖尿病初期,出於高血糖狀態,短期的胰島素治療,可以減輕高血糖對胰島細胞的毒性作用,更有益於後期血糖控制。
預防糖尿病的併發症,最主要在於血糖控制達標,不在於具體用哪種方式控制血糖。藥物控制血糖不佳時,建議可考慮選擇胰島素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