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注射部位化膿破了之後一般不用特殊處理,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正常情況下,在接種卡介苗的4週左右,接種部位會出現局部化膿和破潰的現象,只不過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需要儘量避免讓這個部位沾水。當小膿包自行破潰之後,會流出黃白色的膿液,在這個時候局部的注射部位會形成潰瘍並結痂。在家裡護理的過程中,需要儘量避免穿著過緊的衣服,如果有膿液排出,可以使用無菌紗布進行擦拭,儘量避免過度擠壓,因為膿包會自行癒合,在結痂的時候也需要等到痂皮自行脫落,不能夠提早摳去。
但是如果在注射部位紅腫的同時,還會伴隨著有發熱和腋下淋巴結腫大的問題,這種情況一般都與局部感染有關係,所以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退燒藥和消炎藥物進行治療,密切關注小孩子的體溫變化,如果有必要還有可能需要切開引流。如果接種卡介苗的部位腫脹和化膿的問題比較嚴重,還需要排查小孩子是否存在免疫缺陷性疾病,所以還應當去醫院的兒童免疫科進行確診。
在接種部位化膿的期間,也應當做好清潔工作,儘量避免讓兒童吃過於辛辣、刺激和會引起過敏的食物。
接種卡介苗後化膿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保持局部皮膚的乾燥,不要碰水,不要自行擠壓排膿,膿液流出及時擦拭乾淨,保持清潔,防止繼發感染。
化膿是接種卡介苗後正常的不良反應,出現膿包或潰爛時,一般不必擦藥或包紮,注意衣服不要穿太久,若有膿液流出,可用無菌紗布擦拭乾淨,不要自行擠壓排膿。有繼發感染者,應該及時帶孩子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治療。一般2~3個月後結痂,痂皮等待自然脫落,不要自行摳掉。
在此期間最重要的是保護傷口,避免感染,儘可能避免沾水,保持局部乾燥與清潔衛生。但是如果局部膿腫和潰瘍直徑超過10毫米及長期不愈(>12週),應及時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