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是人體內最大的淋巴器官和重要的免疫器官,外傷性脾破裂、脾功能亢進、脾的占位性病變及造血系統疾病為主要的脾臟切除適應證。脾臟切除後容易出現免疫力下降、血小板增多等後遺症,嚴重者或年老者甚至容易出現血栓。
免疫功能低下:脾臟切除後會影響免疫功能,體質較弱的人群經脾臟切除後可能出現長期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或常有頭暈、頭痛、乏力、體溫升高等表現。
腹腔積水:部分病人脾臟切除後可能出現腹腔積水,可通過超音波、CT等進行診斷。
出血及貧血:脾臟負責儲血,切除之後,部分體質較弱的病人可能出現出血、貧血、營養不良等情況。
血栓:脾臟切除後容易出現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表現,年齡較大的人群或原有血栓性疾病的病人,更容易增加出現血栓的風險。
脾臟切除術後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影響,因為脾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但其他免疫器官仍然會繼續發揮作用,所以絕大多數成年人行脾臟切除術後免疫功能不會產生明顯影響。但有部分病人在初期脾臟切除術後,由於免疫能力下降,容易出現發燒或感染。此外脾臟切除後,血小板可能會升高,可能會增加身體形成血栓的風險。
病人在術後一定要做好相關護理工作,避免發生感染疾病,飲食要注意清淡和容易消化,不要吃隔夜或霉變食物,建議做到戒菸戒酒,如果身體出現不適,要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