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寶寶的腳底一般都是比較紅潤的。因為寶寶的腳底皮膚不像大人角質層這麼厚,而且微血管比較豐富,也會出現紅色的情況。
如果發現寶寶的腳底很白,沒有血色,另外,要看看寶寶的口唇有沒有蒼白的情況,寶寶的手指甲有沒有蒼白。如果這幾個地方都有蒼白,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讓醫生看看有沒有存在貧血的可能,需不需要化驗血液常規。
如果化驗了血液常規之後,裡面的血紅素比較低,提示是貧血。如果是發生了貧血之後,首先飲食上要注意鐵的攝入,比如多吃一些雞蛋黃、瘦肉、豬肝之類的。如果貧血程度已經達到了中重度,需要口服鐵劑來治療,光食療可能效果就不是那麼好。
寶寶腳底發白可能是小孩腳汗過多、末梢循環不好、貧血所造成的。
兒童與成人不同,兒童汗腺相對發達,同時兒童的活動量相對較大,同時兒童交感神經容易興奮,因此汗液相對較多,汗液浸泡腳底就容易出現腳底發白,這種情況建議兒童穿舒適透氣的襪子以及鞋子,同時注意清洗以防細菌和真菌滋生即可。
末梢循環差一般為先天原因,這些兒童一般伴有先天不足的表現,例如生長發育較同齡兒童緩慢,手腳容易發涼,運動耐力差,飲食差等,需要父母精心護養,補足後天脾胃之本,症狀可能得到緩解。
貧血除了腳底板發白之外還會有眼瞼以及口唇顏色發淡,不欲飲食,血液常規紅血球以及血紅素下降,平時兒童可能有營養不均衡或者挑食等情況,家長需要讓兒童多食富含鐵元素的肝臟或者菠菜、堅果等等,如果是缺鐵性貧血需要口服鐵劑,若是症狀仍不緩解需要及時就診,進行檢查明確病因,予以治療。
嬰兒腳底發白一般是因為出汗太多、貧血引起的。
嬰兒的交感神經比較容易興奮,所以出汗也會比較多,如果平時給嬰兒穿太厚的襪子,就可能會導致汗液長時間浸泡在腳底,出現腳底發白的情況,一般不需要做特殊治療,可以選擇透氣的襪子,還要注意腳部的清潔,能夠使腳底發白的情況恢復。
如果嬰兒出現了貧血,也會導致腳底發白,還會出現面色蒼白、食欲不振、嗜睡等症狀,可以選擇帶嬰兒去醫院做血液常規檢查,如果檢查後發現紅血球以及血紅素出現下降,可以確定為貧血,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服用藥物,比如小兒硫酸亞鐵糖漿、葡萄糖酸亞鐵糖漿等,能夠改善貧血的情況。媽媽在哺乳期間也需要多吃一些含鐵的食物,比如豬肝、菠菜、瘦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