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胃炎是消化科門診的常見病、多發病,多於夏季及秋季發作。發病前病人常有進食不潔食物、不當飲食以及受涼等誘因,臨床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熱等症狀。
造成急性腸胃炎的病因主要包括感染性及非感染性兩大類。感染性腸胃炎主要是由於致病的細菌、病毒感染導致,因此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可能會通過糞口途徑或口口途徑進行相應的傳播。因此病人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注意飯前、便後洗手,注意日常接觸用具的清洗消毒。
另一方面,物理、化學刺激導致的非感染性急性腸胃炎,也具有聚集性發病的傾向。如共同進食某些刺激性食物後,雖然沒有明確的感染性因素,但也可出現幾人甚至多人發病的情況。這種現象並不是傳染導致,而是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病人出現消化道症狀的結果。
大多數的急性腸胃炎都是由於飲食不當造成的,這些飲食不當造成的腸胃炎是不會傳染的。對於飲食不當的腸胃炎,控制飲食、適當的治療,應該會很快得到控制。一部分病人急性腸胃炎,可能大家在一起進餐的時候,而由於食物的問題,發生了群體的腸胃炎,這也不是一個傳染性的疾病,只不過大家在一起吃壞了東西產生的。對於一些病毒性的腸胃炎,有可能會傳染,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通過特殊的單位檢查明確,這個腸胃炎是什麼病毒引起的才會傳染。所以,對絕大多數的腸胃炎不會傳染的,不必過度擔心,而一旦發現腸胃炎,前幾天你生了,過幾天他生了,後幾天又有人生了,那麼一定要高度的警惕,要請有關的部門來進行病原體的檢查,最後才能夠確定是否是傳染病,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不能夠輕易診斷,這是傳染性性的腸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