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疫苗接種安全,只有輕微的不良反應,例如低燒或者局部注射部位反應。這些局部反應主要見於局部硬塊、腫、紅、痛,其實不用緊張,因為其較輕微,2-3天就會消失。較重的例如注射完以後會有高燒或者全身皮疹這種過敏反應出現,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其不良反應主要是由於疫苗中的抗原、微量抗生素、防腐劑、穩定劑、動物蛋白等引起。所以多休息、多喝水,一般2-3天就能改善症狀。疫苗接種是重要的,大部分傳染病是透過疫苗來阻斷其傳播和發病的。例如狂犬病,如果發病100%會死亡的,但是有了疫苗以後,此疾病就可以被阻斷。
接種疫苗以後出現發燒,如果是低燒,例如體溫是<38℃,多喝水、多休息,確保充足的睡眠,一般都能改善。如果打完疫苗以後,體溫燒到38.5℃以上,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要透過醫師鑑別是注射疫苗後的反應,還是因為合併感染。
接種疫苗後部分人可出現發燒症狀,多數在1-2天內退燒,基本上不會超過3天。
接種疫苗後發燒主要是由疫苗的接種反應導致,不同種類疫苗以及不同個體的健康狀況、營養狀況不同,接種疫苗後反應也不一樣。絕大多數人發燒症狀出現在接種後24小時左右,發燒溫度一般不超過38.5℃,持續時間約1-2天,隨後可自行消退,期間可臥床休息加強觀察,多喝溫開水,適當進行物理性降溫,如溫水擦拭、冰敷等。
如果體溫大於38.5℃,可應用退燒藥,如布洛芬等。除了發燒症狀外,一些接種者還可能會出現注射局部的紅腫、疼痛、搔癢以及頭暈、頭痛、疲倦、全身不適、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這些症狀都比較輕微,數天至一週左右多可逐漸消退,如果發燒超過3天以上或出現高燒、蕁麻疹等嚴重症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