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菌血症使用抗生素治療至少14天,但如果合併局部組織或臟器膿腫形成,療程需要明顯延長,至少需要6-8週。通常感染部位不同,療程不盡相同,如骨組織感染,甚至可能需要半年或更長時間治療,治療同時還需要積極查找導致菌血症的原因與細菌來源。
菌血症指外界細菌通過體表入口或其他感染部位,進入血液中,可在血液中繁殖並隨血流在全身播散,在播散過程中可能出現遷徙性感染,如肝膿瘍、腦膿腫、肺膿腫、腹腔膿腫或骨組織的感染等。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單純使用抗生素通常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甚至體溫控制也比較困難。此時需進行對膿腫部位穿刺引流,在充分引流的前提下,再應用適當抗生素,才能有效控制感染發生。如果形成局部臟器膿腫,療程會相對比較長,特別是合併骨組織感染或抗生素藥物較難達到部位,治療療程可能比6-8週更長,甚至需要0.5-1年。
菌血症如果比較輕微,2週左右可以出現好轉,如果症狀比較重,可能需要20天左右才能恢復。
菌血症是指細菌,通過人體與外表接觸相通的通道,如呼吸道、破損的皮膚、消化道、尿路等進入人體的血液系統,並在人體血液內繁殖,隨血液流在全身播散。本病後果很嚴重,一旦確診應立即根據感染細菌的種類不同,爭分奪秒進行不同的抗炎治療,對於疑似發生菌血症時要立即進行採血檢查,感染的部位,包括感染的體腔、關節間隙、軟組織和病損的皮膚獲取膿液和體液,做革蘭氏染色和培養,選用合理的足量抗生素進行治療。
對於症狀比較輕微的菌血症,通過藥物治療,可能在2週左右出現好轉。對於老年性病人,比如併發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機體免疫力低下的病人,這種情況菌血症的治療要想達到徹底治癒,可能時間就會稍長,有的時間可能達到20天,甚至更長的時間。
考慮病人產生了菌血症,應及時抽血,明確感染的病原菌,並進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