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菌血症治療多久會恢復?

閆* 醫師#1

菌血症如果比較輕微,2週左右可以出現好轉,如果症狀比較重,可能需要20天左右才能恢復。

菌血症是指細菌,通過人體與外表接觸相通的通道,如呼吸道、破損的皮膚、消化道、尿路等進入人體的血液系統,並在人體血液內繁殖,隨血液流在全身播散。本病後果很嚴重,一旦確診應立即根據感染細菌的種類不同,爭分奪秒進行不同的抗炎治療,對於疑似發生菌血症時要立即進行採血檢查,感染的部位,包括感染的體腔、關節間隙、軟組織和病損的皮膚獲取膿液和體液,做革蘭氏染色和培養,選用合理的足量抗生素進行治療。

對於症狀比較輕微的菌血症,通過藥物治療,可能在2週左右出現好轉。對於老年性病人,比如併發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機體免疫力低下的病人,這種情況菌血症的治療要想達到徹底治癒,可能時間就會稍長,有的時間可能達到20天,甚至更長的時間。

考慮病人產生了菌血症,應及時抽血,明確感染的病原菌,並進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菌血症是否會傳染?菌血症是感染性疾病不是傳染病

陳昌* 醫師#2

單純菌血症使用抗生素治療至少14天,但如果合併局部組織或臟器膿腫形成,療程需要明顯延長,至少需要6-8週。通常感染部位不同,療程不盡相同,如骨組織感染,甚至可能需要半年或更長時間治療,治療同時還需要積極查找導致菌血症的原因與細菌來源。

菌血症指外界細菌通過體表入口或其他感染部位,進入血液中,可在血液中繁殖並隨血流在全身播散,在播散過程中可能出現遷徙性感染,如肝膿瘍、腦膿腫、肺膿腫、腹腔膿腫或骨組織的感染等。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單純使用抗生素通常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甚至體溫控制也比較困難。此時需進行對膿腫部位穿刺引流,在充分引流的前提下,再應用適當抗生素,才能有效控制感染發生。如果形成局部臟器膿腫,療程會相對比較長,特別是合併骨組織感染或抗生素藥物較難達到部位,治療療程可能比6-8週更長,甚至需要0.5-1年。

范榮* 醫師#3

菌血症由於病原性細菌侵入血液循環,並且其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引起全身性感染,在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容易出現。如果觀察中發現病人的兩個不同部位都有抗陽性結果產生,並伴有相應的異常症狀,這時使用抗生素要會比較久,通常至少使用14天及以上。

 如果機體是多個部位的感染,由於感染而引起的菌血症,而且有相應的較重的異常臨床症狀,這時使用抗生素還是要相對時間長點,通常要用至少两週時間。如果是由於感染性心內膜炎引起的繼發感染,而且經過血培養化驗為陽性,那麼臨床使用抗生素的療程要更長,有時甚至需要四週左右的。常規外科術後,無菌切口,或者是內置性的靜脈插管操作後,以及導尿管等相關性操作後而暫時未引起的短暫的菌血症,也無相應的臨床症狀,一般這種情況下是不必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的。但是,病人需要注意應加強護理,多喝水,保證有規律的休息,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