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症和腰肌勞損的主要區別如下:
1、椎間盤突出症是指因纖維環破壞,椎間盤變形和髓突出而刺激壓迫馬尾神經及神經根,所表現出的綜合病症。其原因和椎間盤退變、損傷、遺傳、發育等因素有關,病人還可伴隨坐骨神經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表現。
2、腰肌勞損屬於臨床上常見的腰部疾病,主要的症狀為腰部一側或兩側疼痛,且病勢纏綿,遷延難愈。發病原因則是由於腰背部過度拉伸損傷或有椎旁肌肉肌腱撕裂,腰部肌肉承重過多等因素所導致,臨床症狀主要為間歇性發作的腰部疼痛。腰肌勞損偶有下肢牽涉痛,但痛不過膝,且一般不會影響腰部俯仰活動。
腰肌勞損和椎間盤突出的區別包括病變部位、發病原因以及症狀表現等。
1、病變部位
腰肌勞損的發病部位主要在腰椎兩側的肌肉內,而椎間盤突出的發病部位主要在腰椎椎體之間的椎間盤內。
2、發病原因
腰肌勞損大多是因為病人本身腰部過度勞累或者是不良的姿勢,引起腰部肌肉疲勞性的損傷。而椎間盤突出是因為腰椎外傷、腰椎間盤退化性改變等因素引起,而且發生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的改變。
3、症狀表現
腰肌勞損的病人對於腰部的活動影響一般不是很明顯,主要表現為腰椎兩側疼痛和乏力感。而椎間盤突出病人表現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麻木以及無力等症狀。
腰肌勞損一般經過腰部保暖、適當休息或者使用止痛藥物,可達到臨床治癒。而椎間盤突出需要採取綜合的治療方法,才可將其症狀控制,但容易反覆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