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得了胃潰瘍,往往上腹部疼痛出現在飯後,到下一飯前緩解,這種疼痛可以是燒灼樣,也可以是脹痛。所以胃潰瘍的人提倡吃飯不宜過多,一餐的食物體積別太大,食物要溫熱、軟、好消化,可以吃一些具有保養胃黏膜作用的食物,如發酵類的食品,比較好消化,經過發酵後食物裡邊成分更容易被胃消化、吸收。
中醫講補氣養胃的食物也比較好,如棗類,紅棗能補氣、補血,對於潰瘍病人也比較好。還有助消化作用的食物,如炒的焦麥芽、大麥茶。還有很多人認為潰瘍病人吃軟的一定要喝粥,其實也不一定,粥的確好消化,但粥的體積比較大,而且粥的營養成分相對較少,光喝粥不太容易保證營養,而且粥消化吸收比較快,比較容易飢餓,也容易刺激胃酸分泌,不宜喝過多的粥。
胃潰瘍可以吃的食物較多,養胃的食物主要有麵食、牛奶、粥類等,同時還可以適當的吃點瘦肉、山藥、枸杞等食物,這類食物都能暖胃,可以有效緩解胃酸分泌過多等症狀。
胃潰瘍出現後需要根據胃潰瘍的嚴重程度對症治療,一般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常用藥物主要有阿托品等止痛類藥物,同時還可以使用抑制胃酸分泌類的藥物,比如 Famotidine 、 Lansoprazole 等,也可以使用促進胃黏膜修復類藥物治療,比如枸櫞酸鉍鉀等。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因此適合的藥物也不相同。若有幽門桿菌感染症狀出現,需要及時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藥物治療,能有效緩解不適症狀。治療胃潰瘍過程中最好不要經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要進食過多,以免導致胃潰瘍反覆發生。
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心態,減輕心理壓力,不要經常過度煩躁憂鬱。平時需要適當進行體育運動,能增強身體抵抗力,對疾病恢復有幫助。
通過正規系統治療後胃潰瘍一般能夠逐漸恢復,對身體影響不大,但是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各種併發症出現,比如可能會出現胃穿孔、胃出血,同時還有可能會,導致惡性病變等症狀出現,對身體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