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食道-胃底的血管壁變得薄而脆弱,如同吹脹的氣球,稍受外力就可能破裂出血。堅果類的杏仁、核桃,外殼堅硬,內部果仁質地也較硬;帶骨頭的肉類,如排骨、雞翅,骨頭尖銳;還有油炸食物,像炸雞腿、炸丸子,外皮酥脆堅硬,這些都容易在吞嚥過程中劃傷曲張的血管,引發大出血。因此,肝硬化患者應避免食用此類食物。若想吃堅果,可磨成粉沖飲;吃肉時選擇鮮嫩的魚肉、豆腐等無骨軟嫩食材,減少血管受損風險。
辣椒、花椒、芥末、生薑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刺激腸胃道黏膜,導致胃酸分泌增加,使腸胃道血管擴張、充血。對於本就脆弱的肝硬化患者而言,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會大大增加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此外,辛辣食物還可能引起患者噁心、嘔吐,而劇烈嘔吐產生的壓力,也極易導致曲張的血管破裂出血。所以,肝硬化患者飲食應保持清淡,遠離辛辣刺激,保護腸胃道的穩定。
過熱的食物,無論是滾燙的熱湯、剛出爐的熱飯,還是溫度過高的飲品,都會使食道和胃內的血管擴張。高溫刺激下,原本脆弱的曲張血管壁彈性進一步下降,變得更加容易破裂。建議患者在進食前,先將食物放置一會兒,待溫度適中後再食用。這樣既能享受美食,又能有效降低出血風險。
肝硬化的飲食禁忌包括避免攝取高鈉、辛辣刺激食物,如鹹肉、醬菜、燒烤等。
肝硬化患者需注意合理飲食。肝硬化患者飲食應注意營養均衡,提倡清淡、低脂、易消化。多攝取高蛋白食物,如瘦肉、牛奶、雞蛋、大豆類等;多攝取新鮮蔬菜水果,如萵苣、紅蘿蔔、紅棗、李子、番茄、柑橘等;避免高鈉食物,能減少體液滯留,減輕腹水和下肢水腫,如鹹肉、醬菜、醬油、罐頭食品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能減輕消化道出血,如燒烤、火鍋等。
此外,這裡還可以補充一下需要注意的內容。
消化系統症狀是肝硬化的常見症狀,肝硬化可能會引起腸壁水腫,腸胃道與膽汁分泌紊亂等情況,主要表現為乏力、厭油、食慾下降、腹脹、腹痛、腹瀉和噁心嘔吐等。
肝硬化可能導致出血,肝硬化會引起血小板降低和凝血因子減少,使得凝血功能受到明顯的影響,容易引發出血。可能表現為鼻腔或牙齦出血、皮膚瘀點瘀斑、吐血、黑便及便血等出血症狀。
如發現以上症狀,應及時前往合格醫院就醫,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