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容易頭暈無力,除了與人的體質和神經中樞有關外,還有以下原因。比如,周圍空氣溫度升高,使人體皮膚內的血管擴張充血,胃腸血管的血液相對減少,造成消化功能減退,食慾減退。身體缺乏營養的補充,因而出現乏力和消瘦。還有就是夏季汗多,一般人每天要排出大量的水分和鹽分,體內缺乏鹽時,胃酸的分泌就會減少或發生失調。
此外,氣壓偏低,夏季大量血液流向皮膚血管,大腦的供血不足,造成大腦缺氧。而濕度太大也有可能引起這些症狀 ,濕氣過重或者中暑等等。如果再加上得不到足夠的睡眠 ,大腦皮層也得不到充足的保護性抑制。這種精神和體力上的過度消耗,就會使人感到疲憊不堪,昏昏沉沉。
如何預防或減輕這些症狀?平時加強運動是最重要的因素 。此外,由於夏季機體代謝旺盛 ,體內蛋白質分解相對增加,排出也增多,體內蛋白質經常處於相對缺乏狀態,因此,夏季應當多吃些富有營養的高蛋白食品,如鮮魚、瘦肉、雞蛋 、豆製品等,適量飲水,少吃油膩性食物,適當喝一點藿香正氣液也是一個有效方法。
頭暈渾身沒有力氣,這種症狀在臨床上很常見。因為頭暈沒有特異性,所以光憑這一個症狀很難斷定具體是哪一種疾病引起的,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血壓的問題,高血壓的病人在夏季血壓很容易偏低,因為夏天出汗比較多,血管比較擴張,比起冬天來說它會偏低。所以夏天一般是要減一些藥物的,一般吃降壓藥的時候一定要監測血壓,避免出現血壓過低的情況導致頭暈。
然後要考慮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這類病人常常會感到頭昏昏沉沉的不清醒,腦力也下降了,特別是對一些有動脈血管狹窄的病人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要針對這方面做一些相關的檢查,然後給予對應的治療。
還可能是功能性的病變,因為夏天比較炎熱,會有睡眠的障礙,另外一些神經衰弱的病人還會有些情緒的障礙,情緒不穩定加上睡眠不好,就特別容易造成人的疲乏、頭暈,渾身沒有力氣等。
碰到這種情況以後,最好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看看到底是哪種原因引起的。如果是功能性的疾病,就需要給予調節神經的治療。如果是器質性的疾病,要相對應地治療原發病。
如果夏天的時候出現頭暈、噁心,想嘔吐,四肢沒有力氣,首先需要排除中暑的可能性,尤其是長時間暴露在高溫之下,比如長時間的戶外工作或者是室內的溫度過多,出汗比較多,就容易引起中暑的症狀,出現頭暈、噁心,這個時候應該測量體溫,看看有沒有發燒,可以喝淡鹽水來改善症狀。如果是老人在夏天的時候出現頭暈、噁心、想吐的症狀,需要考慮有沒有高血壓病以及腦供血不足的可能性,可以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檢查,讓醫生測量血壓,化驗血糖、血脂,做頸動脈的超音波,必要的時候做腦CT檢查或者是磁共振檢查,根據檢查結果來明確有沒有腦供血不足引起的頭暈、噁心,明確診斷以後,針對性的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