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脊髓空洞症是什麼病?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

李* 醫師#1

脊髓空洞症是神經系統疾病,脊髓空洞的形成與先天有一定關係。病人出現感覺的分離現象,觸覺消失,痛覺存在。除此之外,還可以出現肌肉萎縮等情況,出現空洞的表現要做脊髓核磁判定是否有脊髓空洞症。

判斷是脊髓空洞症疾病,可以用神經營養藥改善麻木、肌肉萎縮等症狀,同時還可以用中藥改善臨床症狀。脊髓空洞也可以採用神經外科手術,臨床上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手段治療,是否手術要根據脊髓空洞的嚴重程度,以及造成臨床症狀的輕重來決定,也要臨床隨訪,觀察症狀是否明顯加重,如果有明顯加重的情況,可以採用手術治療手段。

脊髓空洞症影響壽命嗎?

蔣延* 醫師#2

脊髓空洞症的症狀通常有以下幾種:

感覺異常:為脊髓空洞症最突出的症狀,臨床上也稱為分離性感覺障礙。病人主要表現為痛覺和溫度覺兩大感覺消失,而病人的觸覺和聲感覺仍然存在。因為病人對溫度覺不敏感,導致病人在肘部、前胸、後背等很多位置發生燙傷時沒有感知,同時對痛覺也沒有感知,所以在燙傷發生時,病人仍然不能感覺到危險的存在,以至於導致皮膚發生多次的燙傷或者凍傷,形成較多疤痕。

神經支配區的肌肉萎縮:病人手掌的掌間肌、魚際肌等位置可能出現萎縮,導致手指不能伸直,最終病人形成爪形手樣的外觀。甚至部分病人還會形成肘關節、肩關節的下髁式關節炎。

其他症狀:如果脊髓空洞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脊髓空洞還會繼續向下發展,嚴重的病人可能還會出現截癱、大小便失禁等一系列的嚴重症狀。

莊虔* 醫師#3

脊髓空洞症是在各種病因的基礎上,緩慢的,進行性發展的脊髓退化性病變。在致病原因的影響下,脊髓中央管逐步擴大或形成管狀空腔,周圍膠質細胞增生,引起受累脊髓階段的神經損害症狀。臨床上以痛覺、溫度覺減退或消失,而觸覺和深感覺保留的分離性感覺障礙為主要表現。同時,伴有相應節段的下運動神經元癱瘓,兼有脊髓長束性損害和神經營養障礙。

典型的表現,除了上述的感覺異常之外,常在相應的脊髓空洞節段出現受累肌肉無力、肌力下降,臨床上尤以雙手的魚際肌、骨間肌萎縮最為明顯,嚴重時可形成爪形手。自律神經損害症狀,可以表現為皮膚少汗、溫度降低、指甲角化過度等。

蔡學* 醫師#4

脊髓空洞症一般預後相對不良,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主要通過對症治療改善症狀。根據脊髓空洞症的形成原因不同,處理措施有所不同,具體如下:

先天性因素:比如小腦扁桃腺下疝畸形,會造成脊髓空洞症。輕度病人可以通過手術治療或者保守治療,進行改善或者治癒。比較嚴重的病人可能只能通過舒缓治疗改善,主要是對症治療。

繼發性因素:一般繼發於感染性因素,臨床需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或者血管性因素,初期積極治療可避免造成脊髓空洞症,引起嚴重的後果和併發症。

此外,臨床需避免誘發脊髓空洞症的因素,主要是血管性因素,比如缺血、缺氧,還包括局部畸形壓迫,如果初期去除壓迫,也可以改善症狀。部分病人是因為血流動力學的關係,導致局部腦脊髓液流通不暢,造成脊髓空洞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