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口水多原因多樣,可為生理性的,也可為病理性的。
流口水,又稱為流涎。1歲以內的小嬰兒流涎多為正常生理現象。如2歲以上仍流口水需結合智力發育和動作發育綜合測量。
1、生理性流涎:小嬰兒口腔淺,吞咽反射不靈敏;食物刺激,唾液腺分泌功能增強;乳牙萌生;不良習慣如吸吮手指、吐舌等;夜間流涎。
2、病理性流涎:母乳餵養時間過長;腮腺機械性損傷,經常捏壓孩子面頰部;口腔衛生不良;小兒口腔疾病,如口腔炎、舌炎等;神經系統疾病,相關支配神經如交感神經、舌咽神經、面神經的損傷;先天性疾病,如21三體症候群、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等,染色體檢查、甲狀腺功能檢查可以明確診斷;小孩情緒障礙。
無論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流涎,均應該及時處理,保持口周、下頜的乾燥清爽,生理性流涎不需要治療,隨著年齡增長,口腔深度增加,吞咽反射加強可自然消失;病理性流涎需針對病因採取相應的措施。
造成一歲小孩口水特別多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最常見的是由於小孩長牙引起的症狀。小孩在半歲到一歲的時候,正處於牙齒萌出的時期,牙齦會有發脹、發癢的感覺。此時幼兒會含手指產生的口腔唾液比較多,由於咽部吞咽功能此時也比較差,會出現流口水比較多。這種情況下要注意口腔以及口周皮膚的護理,等待孩子逐漸好轉,無需其他特殊的處理。
其次,由於小孩出現了皰疹性咽峽炎引起的症狀。小孩感染了腸病毒以後,會出現皰疹性咽峽炎,引起口水非常多以及口腔疼痛、厭食、吃飯胃口比較差,甚至發熱等症狀。
還有可能是B群維他命的缺乏。如果寶寶吃水果、蔬菜過少或者是紅肉類過少,可能會缺乏B群維他命。孩子會出現流口水的情況,要及時的補充蛋白質的食物。另外多吃水果、蔬菜,必要時候補充綜合維他命B。部分孩子還會由於消化功能失調,比如有急性腸胃炎、積食、進食情況不佳等情況,都會引起流口水增多。這種情況下需要查找病因,解除病因以後多喝水,流口水的現象自然會隨著原發病的解除而減少。
對於一歲多、更大的小孩,還有可能是口腔的疾病,如牙齦炎、蛀牙、牙髓炎等,要檢查口腔給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