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周圍有硬塊是很多疾病都可引起,需要根據硬塊來源、位置、活動度、性質及伴隨症狀等來因素分析。
硬塊,在醫學上也稱腫塊或腫塊,首先要鑑別下這個硬塊的來源。比較簡單的方法是讓病人仰臥抬頭,使腹壁肌肉緊張,如硬塊更加明顯,說明硬塊在腹壁上,反之不明顯或消失,說明硬塊在腹腔內或腹膜後,被收縮緊張的腹肌所掩蓋。
硬塊在腹壁上,那可能來源於腹壁軟組織的腫瘤,如皮下脂肪瘤、纖維瘤等疾病。硬塊在腹腔內或腹膜後時,原因則更為複雜,可分為腫瘤性病變與非腫瘤性病變。
腫瘤性的疾病,如原發性的小腸腫瘤,以良性腫瘤多見,如平滑肌瘤、脂肪瘤、腺瘤、血管瘤等。非腫瘤性病變,如長期便秘者,糞塊可積聚於乙狀結腸甚至盲腸內,觸診時可在局部觸及相當硬實的腫塊,清潔腸道、排除積糞後,腫塊即消失。
肚臍周圍硬是一種自我感覺,到底硬不硬、有沒有腫塊、有沒有壓痛、有沒有反跳痛,可能還需要臨床醫生去摸一下,是腸道所處位置。有時著涼或者腸炎,可能會有臍周不舒服,尤其在腹部觸診時,可能會有硬硬的感覺。
臨床常見腹部急重症,可能會出現腹部硬硬的感覺,稱為板狀腹,是腹膜刺激征的表現。可表現為明顯的腹部壓痛、反跳痛、肌緊張,應注意有沒有腹部的急重症,要前往一般外科就診。
若只是偶爾腹部自感發硬,要請消化內科或者一般外科的醫生進行專業的腹部觸診,明確需不需要做進一步檢查,有沒有特殊問題。因此腹部自我感覺硬硬的,不見得有問題,但是若腹部明顯發硬,又伴有壓痛、反跳痛,甚至出大汗等腹部的急重症表現,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