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發作的症狀是全身肌肉僵直、角弓反張、牙關緊閉、口吐白沫,這是典型即常見的癲癇病人的發作情況,病人意識也會短暫消失,事後的這段經歷無法回憶。
若遇到這種情況,需要先開放氣道,防止病人牙齒將舌頭咬傷,所以一定要打開氣道,即嘴裡塞個牙墊。同時檢查病人呼吸有無影響,分泌物是否會誤吸入氣道產生呼吸的抑制。
所以要開放氣道,給予氧氣支持,同時嘴裡可以塞入順手的東西,包括筆、注射器或部分硬質的東西,即塞到兩個牙齒之間,防止副損傷。
若為癲癇持續狀態,持續的肌肉緊張時間較長,建議當時立即要開放靜脈通道,給予靜脈麻醉藥,儘量緩解肌肉僵直產生的副損傷。
若遇到這類情況,首先注意的是氣道和分泌物,需儘量清理分泌物以及開放氣道。還有防止副損傷,如舌頭損傷、肌肉僵直造成的損傷或突然摔倒造成的副損傷。
癲癇發作時應使病人平臥,避免跌到,解開衣領,避免頭部過度後仰,可以用包有紗布的壓舌板放入病人上下牙列之間,避免舌咬傷。癲癇一般發作時間5~15分鐘,應注意的是,如果發作持續時間較長,需警惕癲癇持續狀態。
癲癇是多種原因導致的腦部神經元高度同步化異常放電所致的臨床症候群,臨床分類複雜,對於人體危害較大的是全面強直-陣攣發作,即癲癇大發作。表現為突然發生的意識喪失、跌倒、強直陣攣發作、以及發作後意識恢復。在病人發作期間,應使病人平臥,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唇舌咬傷,不要強行掰動病人肢體。如果出現反覆發作,發作間期意識仍不清楚,或持續時間較長,可能為癲癇持續狀態,應迅速送醫院就診。
癲癇大發作有多種誘因,治療不規範,病人自行停藥或減量,吸菸飲酒、精神壓力過大等。因此,癲癇病人需到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治療,約70%病人使用抗癲癇藥物可獲得完全控制,規則減量後,50%病人可終身不再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