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是我們身體上比較表淺的動脈,用手可以觸摸到頸動脈的搏動。
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可以初期發現頸動脈斑塊,對於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腎病、冠心病、腦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高風險人群,都需要進行頸動脈超音波檢查,評估動脈粥狀硬化情況。
那如果檢查發現了頸動脈斑塊是否危險?是否對身體危害大?要看以下兩個因素。
頸動脈斑塊大小和血管狹窄程度
如果頸動脈斑塊不大,且並沒有造成血管腔的狹窄或僅有輕中度狹窄,則對腦部血供沒有影響。如果斑塊較大,導致管腔重度狹窄,則會影腦部血供,病人可出現頭昏、黑矇、甚至暈厥等缺血症狀。
頸動脈斑塊是穩定斑塊還是不穩定斑塊
頸動脈斑塊是穩定的還是不穩定的,要看超音波報告上的描述,如果是低回音斑塊,則考慮此斑塊為不穩定斑塊,斑塊容易破裂,一些小的斑塊或血栓隨血流到大腦動脈,引起局部血管阻塞,出現急性腦梗塞。如果是強回聲斑塊,則考慮此斑塊為穩定斑塊,不容易破裂,引起腦梗塞的風險很小。
綜上,如發現頸動脈斑塊,應根據斑塊大小、穩定程度,結合病人症狀,合併的心血管危險因素,進行綜合評估,給予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如果是比較小的強回聲斑塊,血管腔沒有明顯狹窄,身體不會有不適,服藥治療,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斑塊進一步發展即可。
如果是斑塊比較大影響了腦部血供,需要積極治療,可在局部植入支架解決缺血,後期需要長期服藥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再次出現問題。
如果斑塊是不穩定斑塊,需要積極給予他汀穩定斑塊治療,避免斑塊破裂引起血栓,造成腦梗塞。
頸動脈斑塊當然危險了,因為頸動脈屬於大血管,它負責為腦組織供血,一旦頸動脈的斑塊將血管堵住影響了腦部的供血那麼最大的風險就是缺血性腦血管病,而一旦斑塊破裂血管嚴重「堵死」直接導致的問題就是腦梗塞,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說的腦血栓。
在臨床上腦梗塞病人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於頸動脈狹窄造成的。而形成頸動脈狹窄最常見、最直接原因就是斑塊。正常人的血管當中一般不會出現斑塊,或者即便出現斑塊程度也比較輕,但是在「三高」或者長期吸菸的病人當中,斑塊的發生率很高,歸根結底就是因為這些不好的因素導致了血管內皮的損傷,脂類物質沉積到血管內皮下,久而久之通過一系列的慢性炎症反應導致了斑塊形成。
斑塊向血管內生長,造成血管內皮變薄,變「脆弱」,等長到一定程度後受到血液沖刷就可能會破裂。一旦破裂後大量的血小板被激活,開始向損傷的部位聚集,血小板越聚越多最終形成血管內的血栓,直接導致血管堵住,此時腦部受這根血管供血的區域沒有血流通過很快這個地方就壞死了,這就是腦梗塞,也就是我们常說的腦血栓。
除了腦梗塞之外,腦供血引起的症狀也很常見,比如頭暈、頭痛、嗜睡、頭腦不清醒、失眠、焦慮等,這些都可能與斑塊造成的血管狹窄有關
有的斑塊可能還沒有達到破裂的程度,但是卻已經使血管明顯的狹窄,而人體腦組織對缺血缺氧非常的敏感,所以血管狹窄後會出現上述的這些腦供血不足的症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存在「三高」或者是其它血管方面的危險因素,一但頻繁出現上述的這些症狀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要早檢查,早預防,必要時通過藥物或者手術治療。
最後簡單說一下斑塊的治療。一般來說,如果僅僅是程度比較輕或者穩定型的斑塊不需要特殊治療,只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不穩定性斑塊或者嚴重的斑塊通常需要口服像他汀類和阿斯匹靈這樣的藥物來治療,他汀類藥物可以穩定斑塊防止斑塊破裂,阿斯匹靈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一旦斑塊破裂後發生腦梗塞。而如果是頸動脈的斑塊造成血管狹窄過於嚴重可能靠藥物也難以維持,這時候就要考慮手術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