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腸結核嚴重嗎?可以導致腸穿孔或腸阻塞的發生

吳* 醫師#1

腸結核是由於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腸道慢性特異性感染,多數繼發於肺結核。

疾病的嚴重程度及預後情況,主要取決於病人是否能夠初期診斷和及時治療。腸結核一般好發於回盲部,病人可表現為長期的腹瀉、腹痛、伴有消瘦、低燒、食慾減退、乏力等,嚴重時甚至可出現貧血,大腸鏡檢查可見回盲部特徵性表現。

一旦診斷為腸結核,病人必須儘快進行規範的抗結核治療,遵循初期、足量、聯合、全程、規律的治療原則。療程一般要達9個月到1年半不等,方可把結核桿菌徹底殺滅,因此一定要堅持服藥,只要能夠及早進行正規有效的抗結核治療,並加強營養支持是可以完全痊癒的,病人一般預後良好。

若腸結核沒有及時被診斷治療,疾病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併發慢性潰瘍、腸阻塞、腸穿孔等。內科治療無法控制時,就必須採取手術治療。此時病人病情較重,嚴重時可引起死亡,預後較差。同時若腸結核合併腹膜病變,有可能還會導致病人出現腹水,結核性腹膜炎的症狀。如病人腹脹嚴重,必要時需進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術引流積水,以緩解病人不適。

什麼是腸結核?有哪些症狀表現?如何治療腸結核?

陳* 醫師#2

腸結核相對比較嚴重,甚至可能會導致腸穿孔、腸阻塞等嚴重併發症的產生,如果不及時治療還可能會危及生命。所以,如果病人既往有肺結核病史,又出現發熱、腹痛、腹瀉等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腸結核是結核分枝桿菌導致的腸道感染,其中結腸以及回盲部較為常見,病人病情相對比較重,可能會引起腹痛、發熱、盜汗等相關症狀,一般會伴隨食慾下降,可導致營養不良等相關併發症。病人需積極抗結核治療,可遵醫囑使用鏈黴素、異菸鹼醯肼錠、利福平、匹井梭安錠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因腹瀉或攝入不足導致脫水,還應及時補充液體,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如果症狀較為嚴重,必要時可進行手術治療,如修補術、腸切除吻合術等。

腸結核病人進行抗結核治療時,還可能會導致不良反應。因為抗結核藥物不良反應相對較多,如可能會引起肝臟損傷、腎臟損傷或過敏反應等,也為腸結核的治療增加難度。因此,病人在用藥期間需嚴密監測血液常規、肝腎功能等相關指標,出現嚴重併發症時,可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暫停治療或調整治療方案。

何薇* 醫師#3

腸結核其實並不是特別多見的一類疾病,大多數病人並不是非常嚴重,甚至部分病人沒有明顯的症狀,或者只是出現貧血,在大腸鏡檢查時,發現迴腸末端或者回盲瓣,出現潰瘍性的改變,通過完善檢查,考慮是腸結核。病人通常只需要有效、合理、規範的抗結核治療,病人的症狀很快就能緩解。

而當腸結核並沒有及時被診斷,有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比如腸結核反覆出現,可能會出現腸道狹窄,出現腸阻塞的症狀。有極少數的病人有可能會出現消化性潰瘍的表現,而且如果腸結核合併腹膜病變,有可能還會導致病人出現腹水、結核性腹膜炎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