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打擺子的意思,它是指瘧疾,瘧疾是一種蟲媒傳染病,它是因為由蟲蚊叮咬或者是輸入了帶瘧原蟲的血液而感染的一種瘧原蟲疾病,它主要分為四種瘧原蟲,現在主要常見的是間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蟲,但是隨著衛生條件的改變以及人們逐漸的預防,打擺子這種疾病已經很少發生了。
它的主要症狀表現為周期性的,並且規律性很強的,全身發冷、發熱、出現多汗,腹痛、腹瀉以及失水的情況,長期發作以後會引起體液失衡,水電解質失衡,以及引起貧血和脾臟腫大。我們治療的時候可以通過幾種方式,一些基礎的治療,臥床休息,注意水分的補充,半流食飲食,如果缺鐵,缺血,貧血,可以補充鐵劑,寒戰的時候要注意保暖,同時也要做好餐具的消毒,可以服用藥物抵抗瘧原蟲,像現在常用的青蒿素,同時進行物理降溫以及補充體液,鹼化尿液等方式,減少瘧疾的發生。
打擺子是瘧疾的俗稱,主要是由於感染瘧疾的病人發作時身體會抽搐、顫動所以稱為打擺子。本病主要表現為周期性的寒戰、發熱和出汗熱退,長期多次發作後可引起貧血和脾臟腫大。瘧疾是瘧原蟲感染人體所導致的一種寄生蟲病,寄生於人體的瘧原蟲共有四種,即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在我國主要是間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蟲,其他兩種少見。
本病的傳染源是瘧疾病人和瘧疾帶蟲者,傳播途徑主要包括叮咬、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對於瘧疾的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青蒿素衍生物與另一種有效的藥物聯合方案,是目前最有效並且可以避免瘧原蟲產生耐藥性的方法。瘧疾的病死率因感染的蟲種不同而差異較大,間日瘧、三日瘧和卵形瘧病死率很低。惡性瘧的病死率較高,嬰兒感染、延誤診治和耐多種抗瘧藥物蟲毒感染的病死率較高,腦型瘧疾死率可達9%-31%,而且可能出現偏癱、失語、斜視、失明、精神異常等多種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