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一過性大便變細,通常與飲食有關,當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或是受涼後,均可能導致大便次數增多,大便變細。如果調節飲食、注意休息,大便形態會恢復正常。對於老年病人,既往大便形態正常,為成形的香蕉便,如果突然出現排便困難、大便變細,尤其是大便中帶有黏液,甚至出現血液,則稱為大便形態改變。此時需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大腸鏡檢查,從而排除結腸占位性病變、結腸癌的可能。
部分年輕人會出現大便變細,並且出現大便變扁,有時大便中帶有一些血液。如果在大腸鏡下沒有發現異常,可能考慮為肛周病變,如內痔、肛竇炎,或者肛周贅生物,均可能會影響大便形態。因此,大便變細可能是良性病變,也可能是惡性病變,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密切觀察,如果大便形狀持續存在問題,需要到醫院明確診斷。
大便變細不一定是大腸癌,但要高度警惕大腸癌的可能性。大便變細是因為大便形成過程中,通過肛門排便出而擠壓的過程中使大便變得粗細不均。如果腸腔無法擴張或本身有狹窄,排出的大便就有可能較細,如果排便過程較快、時間較長,大便也可能較細。
如果原來大便是一種狀態,近期大便變細且伴有其他表現,如便上帶血或化驗後大便混血,此時要高度警惕是否有大腸癌,需做大腸鏡或鋇灌腸檢查。如果偶爾有一次大便變細可能與飲食、排便過程有關,而與大腸癌沒有確切聯繫。所以大便細是報警症狀,一定要加以警惕,年齡大於50歲、大便突然變細、消瘦、有家族史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做相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