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什麼運動能促進腦梗塞恢復?

張建* 醫師#1

腦梗塞急性期即發病後的1-2週,在病情穩定後48小時,在神經內科或者神經外科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開始進行恢復訓練,以被動運動為主,就是專業復健師幫病人動。需要注意的是活動順序是近端關節到遠端關節,每日2次,每次5分鐘。這個時期,大多數病人都不能主動運動,肌肉張力低,運動就是幫助主動運動的產生。另外,幫助病人定時翻身,防止壓瘡。

腦梗塞恢復初期即發病後的3-4週,這個時期,病人主要是共同運動和肌肉痙攣,通過加強主動運動促進分離運動和改善肌痙攣。病人用好的手幫助患肢上舉,下肢交替屈伸,站立平衡,平衡槓內行走,減重步行都是這階段比較好的運動方式。

腦梗塞恢復中期,發病後的4-12週,這時候要側重上肢精細動作的鍛煉,遠端指間關節的外伸,下肢可以做的運動有阿基里斯腱持續牽拉,負重行走。

腦梗塞恢復後期,發病後的4-6月。這時候要注意增強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比如洗澡,如廁,上下樓梯等等,幫助適應社會生活。

長期吃紅燒肉容易得腦梗塞嗎?

糖尿病引起腦梗塞怎麼辦?

右邊頭皮發麻是腦梗塞嗎?需結合發病形式及檢查來明確

腦梗塞可以吃榴槤嗎?

心肌梗塞引發腦梗塞機率大嗎?

馬迎* 醫師#2

這個要根據分期來制定,一個腦梗塞病人來了,復健醫生要根據病人處於那一期,通過復健評定後來制定相應的復健治療方案。

理論上都是等過了急性期開始復健,但實際上臨床早已經開始了初期復健,只要病人生命體徵平穩,第二天就開始復健訓練。

因為腦梗塞病人最初幾週是恢復的黃金期,早復健一天就代表著恢復的功能更多一些。到了3個月以後就是快速恢復期。半年後基本就進去了平台期。

我認為幾個動作貫穿復健的始終,對於病人恢復來說很重要。患側上肢的主被動牽伸,腦梗塞病人絕大多數都是手功能恢復差,上肢屈肌肉張力很高,手指不能自如的屈伸。這個和損傷部位關係很大,但是後期復健的忽視也有很大關係。

橋式運動,這個動作可以幫助病人更好的控制髖關節。訓練患側肌群,激發本體感覺。為坐位和站立位訓練以及行走打下基礎。

聳肩運動,這個動作初期很有必要,既可以鍛煉患側肌肉,又可以防止肩關節半脫位,防止中期出現肩痛併發症。對於病人上肢功能恢復非常關鍵。

還有很多都非常重要的訓練,要記住一點,復健是終身復健,堅持鍛煉即使進入了平台期也不要緊,雖然進步慢一些但是會不斷進步。

復健需要耐心和毅力,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你的潛能,在專業的復健醫師指導下,通過你的堅持和努力,功能會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