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恥骨骨折的初期都必須要絕對臥床休息4-6週左右的時間,然後複查照片如果看到有骨痂生長就可以給予下地負重或者行走功能鍛煉,通常積極鍛煉1-2個月左右的時間,下肢的功能就能夠完全恢復到原來受傷前狀態。在臥床休息期間必須多點給予下肢做活動功能鍛煉,防止肌肉萎縮以及關節僵硬。另外,也可以適當的多吃鈣含量比較高的食物或者多補充維他命D促進鈣的吸收,也能夠促進骨折恢復。
恥骨骨折需長期臥床休息,在此期間要注意皮膚保護,勤翻身、叩背,促進背部、骶尾部皮膚血液循環,防止褥瘡。經常翻身、叩背,鼓勵病人多深呼吸、主動咳嗽咳痰,預防墜積性肺炎。同時要鼓勵病人加強雙下肢功能鍛煉,加強肌肉收縮,預防下肢深靜脈栓塞。多飲水、多排尿,如有留置尿管,也需要定期更換尿管、尿袋,加強導尿管護理,預防泌尿系感染。
疼痛管理上,首先要對病人進行心理支持,減少其焦慮,允許並鼓勵病人表達內心的感受。根據醫囑的要求進行藥物止痛,如出現不良反應、效果不佳等情況應當與醫生保持溝通。
恥骨骨折要休息多久視情況而定,如果骨折移位不嚴重,可以通過絕對臥床的方法保守治療。臥床一個月左右就可以下床不負重活動,臥床期間需要加強大腿收縮、踝關節背伸功能鍛煉,促進靜脈回流,幫助骨折癒合,三個月左右骨質癒合可以正常活動。但是如果恥骨骨折移位比較嚴重,影響骨盆環的穩定性,就需要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術後休息一個月左右手術切口癒合,就可以下床活動,進行功能鍛煉,完全恢復也要三個月到半年時間。
恥骨骨折後遺症有骨折不癒合及畸形癒合引起的骨折處疼痛。坐骨神經損傷引起的下肢肌肉萎縮及麻木,尿道損傷後的排尿困難,主要有這些後遺症。當恥骨骨折後,如果經積極治療或行重建鋼板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後,後遺症的發生率會大大降低。後遺症通常是由於恥骨或骨盆環粉碎性骨折,骨折的碎片刺傷坐骨神經或尿道,直腸,或治療不及時等情況時產生後遺症,輕度的恥骨骨折,移位不明顯的骨折,通常不會產生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