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體對鈣的需要量在1200毫克左右。飲食中補鈣大概在400-600毫克。
1 、傳統補鈣產品中碳酸鈣的含量較高,而葡萄糖酸鈣的含量較低。另一方面與病人自身的吸收能力有關。尤其是停經期後的中老年病人,飲食和鈣劑補充都不缺乏。但因體內激素水平下降,導致血鈣無法在骨上沉積,因此對於這類病人除了傳統的補鈣外,還需要是要使用一些促進鈣在骨上沉積的藥物,比如降鈣素、雙膦酸鹽類藥物等等。
2、孩子每天吃鈣片還會缺鈣,可能是補充的鈣元素過多導致營養過剩引起的。也可能是缺鈣的現象比較嚴重,通過吃鈣片的方式,不能夠達到補鈣的目的所造成的。如果與營養過剩有關,建議控制好鈣片的用量進行改善。如果與缺鈣比較嚴重有關,可以通過食療的方式進行改善,例如雞蛋等。
3、看維他命D攝入是否足夠,維他命D可以幫助腸道內鈣的吸收,促使鈣在骨骼中沉積,減少鈣經過腎臟的排泄,缺少維他命D,吃再多的鈣,也吸收不了多少,骨骼內也不會沉積更多的鈣。
分子鈣難以吸收,利用率低。離子化的鈣會與體內的某些物質發生反應,產生不溶性沉澱,這使得鈣很難吸收和利用。分子鈣和離子鈣都很難吸收和利用。
不論大人小孩,平時飲食應長期堅持每天喝牛奶,早晚都要喝半斤左右的牛奶。這樣基本可以保證食物鈣來源充足。如果每日攝入半斤以上深色蔬菜,因為深色蔬菜中含鈣量是僅次於牛奶的。其他的如蝦皮、蝦米、海帶、紫菜等海產品,以及黑木耳、黃豆及其製品、芝麻醬等都可適當食用,但一些蔬菜如菠菜、莧菜等因為含草酸多,在腸道內會與鈣結合成不溶解的鈣鹽,使鈣不容易吸收,因此飲食時要注意搭配比例。
缺鈣的病人平時可以適當的多做一些運動,多曬曬太陽,適當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例如魚,蝦,雞蛋,牛奶等,也可以適當的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補充身體的維他命,也有助於鈣質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