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大部分出生後在經歷規範治療後的1-4週左右能度過危險期,具體時間因人而異。
早產兒是指胎齡在28~37週之間出生的新生兒,一般胎齡越小,危險的程度越高,危險期也相對地更長。
一般早產兒度過危險期的時間與寶寶的胎齡有關,沒有原發病,妊娠33週以上的寶寶,一般在1-3週左右即可度過危險期;有原發病的寶寶,以及胎齡小於33週的患兒,危險期要適度延長,一般在2-4週左右。
早產兒出生以後要注意好照護,有原發病需要積極前往醫院進行治療。接觸早產兒前需要洗手,做好個人手部衛生,保持早產兒肚臍以及肛門部的清潔衛生。
平時生活中需注意早產兒呼吸、心率等生命徵象,保持室內溫度,避免寶寶吹風受涼,要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要給寶寶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飲食要盡量以母乳餵養。一般,做好上述幾項,有助於早日幫助早產兒度過危險期。
早產兒度過危險期一般是前兩週,尤其是前一週。
早產兒各個器官發育不成熟,一般需要經過呼吸、感染、營養關才可能度過危險期。一般各種併發症也是發生在出生後一兩週內。一般狀況下早產兒由於肺部發育不成熟,肺部表面張力素缺乏,所以出生後就容易出現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需要積極進行呼吸支持及肺內注入肺部表面張力素治療,一般過三天呼吸就是相對平穩了。
其次,就是腸胃道營養狀況,從開始微量餵養到足量腸內餵養,大多也需要2週才能順利完成。
再次就是感染的防控,大部分早產兒可能在子宮內就存在感染,就需要盡早控制感染以及預防感染,大部分需要一週左右感染才可以很好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