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吊鐘下垂臨床上稱懸雍垂過長,多由於急性咽喉炎以及慢性咽喉部炎症造成的。
對於急性咽喉炎引起的懸雍垂因充血、水腫過長的病人,可給予抗生素治療,如頭孢丙烯口服、用布地奈德噴霧吸入等,炎症控制後懸雍垂充血水腫的症狀會消退,而不再下垂。
而由慢性炎症引起的懸雍垂過長,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出現嚴重異物感、阻塞感,吞咽時出現噁心,嘔吐等情況,此時就是懸雍垂已經下降到舌根,異物感較為嚴重,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可以局麻或全麻,可以用雷射、等離子的方式,或者是常規冷器械進行切除,如用手術刀、剪刀剪開。但是要注意進行懸雍垂切除時,不要切除過多,懸雍垂對咽喉部有很重要的作用。切除過多後,可能會傷及軟齶的功能,影響病人的吞咽、發音。
喉嚨吊鐘下垂,主要指的是懸雍垂肥大、下塌,臨床上這種主要見於以下的情況,每種情況的治療辦法不一樣。
第一種就是炎症感染導致的懸雍垂肥大,臨床上常見的有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咽峽炎所導致的懸雍垂充血、肥大,所出現了下塌,這種情況需要進行抗炎治療,必要時應用激素噴霧治療。
第二種就是過敏性因素所導致懸雍垂肥大、下塌,這種情況臨床上常見於病人吃東西之後等誘發的過敏,出現懸雍垂水腫。這種情況臨床上主要應用一些口服抗過敏藥物以及口服激素等對症治療處理,能減少懸雍垂肥大。
第三種就是有的病人懸雍垂上長東西了,比如懸雍垂乳頭狀瘤、懸雍垂息肉所導致的懸雍垂下塌、肥大。一般這種情況臨床上可以考慮做局部的手術切除,切除之後懸雍垂應該能恢復正常的形態。